自从有了手机,就慢慢没人戴手表了。前几天我在家找东西,翻箱倒柜,要找的东西没找到,但无意间发现了我二十多年来再没戴过的一块手表。拿起来紧一下发条,手表指针居然还“滴答、滴答”的跑起来了。看着这块熟悉的手表,激起了我对“表”的回忆。
识“表”知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艰苦,带手表的人极少。我们山乡人往往是以太阳走向,或者看天色明暗来判断大致时间。在我的印象中,只有少数国家干部或拿工资的人戴手表。我七、八岁时在老家村里学校上小学,全校三名老师,只有一位姓朱的公办教师戴手表,这是我头一回看到手表。因为稀奇,所以记得牢。朱老师当年五十多岁,他不仅书教得好,而且对农村孩子很亲和,我们很喜欢听他边讲课边讲故事,下课之后还争着看他的手表。他也很耐心地告诉我们什么是表的时针、分针、秒针,怎么认时间,是朱老师教我认识了手表,知晓了时间概念,使我们这些孩子慢慢地懂得了识时守时,认知时间世事。自此,我就对手表很好奇!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还用笔在手腕上画上手表,表的时针、分针、秒针有序间隔,看谁画的最圆最像,还装模作样抬手看时间,那神气样儿,至今还在我的记忆里!
初次戴“表”
后来,我到公社中学读寄宿初中。全班30多个学生有两、三个同学戴了手表,这几个同学的父母都是有工作、拿工资的“国家人”。我们农村孩子,连交学费、食宿费都很困难,手表只能是心底里很遥远的梦。那年代学校的作息时间是以老师打铃或吹哨为准。我比较听话守纪律,常在打铃响哨之前就进入教室准备学习。久而久之,使我养成了遵纪守时的良好习惯。作息节点总比戴手表的同学准时得多,学习成绩也比戴手表的同学好很多,常受到老师的表扬。那些戴手表的同学也慢慢改变了以往轻看我、不太理我的态度,并主动接近我,问我学习上的问题。我也高兴地予以帮助,相互关系变得友好起来。其中有位同学为了感谢我,还特地把他的手表让我戴了几天。这也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戴手表,过了一把瘾。
借“表”高考
1978年秋,我考上了慈利一中。那时刚恢复高考制度不久,考上的大学是全社会最重视、最关注、最荣耀的事情,高中的学习特别紧张。我的学习成绩不错,老师、父母对我考上大学寄予厚望。转眼到了1980年夏季的高考时间,班主任老师建议同学们准备一块手表,以便把握考试时间,顺利完成考试。按照老师的提醒,我特地找条件较好的一个亲戚借了一块老“上海”牌手表,谨慎小心地戴在手腕上。紧张的高考开始了。第一天考两门课,自我感觉考得不理想,压力很大。晚上我越想越紧张,老是睡不着。夜深人静,手表在枕边“滴答”、“滴答”扰得我心神不宁,我就把手表放在枕头下面压着,以减少噪声睡好觉。结果第二天早上去食堂早餐时忘了拿,后回宿舍取时,发现手表不见了。当时,我一下就懵了!流着眼泪慌忙报告老师。老师和同学们帮我找了个遍,但还是没发现手表。接下来的两天高考,我的状态非常糟糕,高考终名落孙山,伤心地哭了一场。参加工作后,我从每月48元的工资中积攒20元,半年之后还亲戚120元(当时上海表价格120元),但他只肯收我100元,我还是很感谢他。
无价之“表”
来年,我复读再考。这次我决定不戴手表参加考试,这反而让我放松了心情,结果考得较为理想,顺利地进入了重点大学。那年代乡里孩子考上大学实属不易,父母、亲戚都非常高兴。我的姑父还特地给我一块日本表,作为我上大学的礼物,使我十分惊喜。这块表是姑父花十块光洋换来的。这也是我真正拥有的第一块手表,我感到很满足!我一直很感激姑父,每年春节都去探望他。
遗憾的是姑父送的手表我戴了一年多就坏了,修表店师傅说国内无配件没法修。我打电话把情况告诉了爸妈,爸妈没有犹豫,说给我买一块新的。三个月后,他们寄给我120元钱,要我买块“上海牌”表。当时,上海牌手表是国产最好、最畅销的手表。但在贫困的农村,拿出120元钱是非常困难的。后来我才知道,为了给我买手表,爸爸为不通车路的偏僻山村里的杂货店送货,30多里山路,每挑100斤3元钱。妈妈养猪,1斤猪肉卖不到7毛钱。爸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跑了多少路,费了多少劲,才积攒到这么多钱为我买手表!让我非常感动。现在想起来,还不时浮现出父母日夜辛劳、负重前行、咬牙坚持的身影……
爸妈的表和姑父的表,饱含着他们对我深切的爱,他们的这份爱,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直激励着我不惧困难,努力前行。
因“表”结缘
在大学学习,带着手表还是方便很多。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找地方学习,要么去教室,要么去图书馆,甚至可以跑到附近的操场、公园、山头上去看书,有手表就能更好地掌握时间和安排学习。在大学三年级深秋的一天下午,我在校园足球场边看书,球场周边学生不多。绿草茵茵,夕阳夕照,一片美好景象。我正看得痴迷,突然一句温和的女声传过来:“请问同学,现在到了晚餐的时间了没?”
我抬头一看,一位高挑漂亮女生正站在我的前面。她紧接着说“我手表忘了紧发条停了半天了,问问你现在什么时间?”我抬手看了看手表,“现在5 :20”,“啊,到吃饭时间了,那该去吃饭了”她轻轻自言自语。
我接着说“那我们一起走吧!”……五年之后,我们走进了同一个家……
当时戴的这块手表,我一直珍藏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