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这是张家界风景区给诗人周原的记忆。往袁家界景区途中,左手边一片田园层层叠叠向外延展开去,突然又空落千丈,下面悬崖险谷,深不见底。我为这方小小的世外桃源心有所触,忽然就想起令周原吃惊又美好的诗句。
这是天子山顶一方小小的台地,被称为空中田园,不过几十上百亩面积,一年四季又不缺水。正值金秋时节,周遭树木依然苍翠逼人,一方方水田或大或小,或方或圆,无不依着人意精心营造,眼下稻禾沉甸甸一片金黄,正等着人来收获上岸。
不知何故,本地人又约定俗成称其老屋场。谁的老屋场呢?无从一探究竟。往西北方向过去,不过数里即为将军列阵景点,深谷里罗列若干大小奇峰,高皆在三五百米。其中最伟岸的一方人样巨石,传说就是向王天子的化身,身后密密匝匝的群峰,就是天子的兵马簇拥相随。无数个寒暑交替,无数过眼云烟,无数凌空而去的飞鸟,无数翠色逼人的武陵松,以及无数自不同地方而来的客人,莫不看好又惊叹,无不如同我一般仰望并陷入沉默。那么,或许这就是向王天子的老屋场。
其实,我猜想这里或是张良的老屋场。“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两千多年前,张良得黄石公兵书后,为躲杀身之祸,跟着赤松子游,云游天门山,云游青岩山,专吃百草野果,专事潜心精修,若干年后做了快活神仙。相传张良之墓,就埋在山转水绕的水绕四门。有人还认真赋诗一首:“踏遍青山寻古人,四门水绕得佳城。相柳岩上旧土堡,汉代留侯张良坟。”
当地人童军,岁至中年,精干老练,在外打拼多年后相中老屋场这块世外桃源,一心一意苦心营造。种田办法学老祖宗,不除草,不打药,不施肥,灌溉用水引林下流淌的山泉。收割以后不焚烧,凭犁耙之力把稻草打碎回田。他把原始耕作出产的大米命名为“童米”。谷种相当古老,源于印度北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我很惭愧自己的孤陋寡闻,唯听说中国最古老的谷种,2014年湖南澧县宋家岗发现时,一百多粒炭化稻米,在泥土里已沉睡九千年。
一万年的童米,令人充满想像。
童军说,童米是有机米,既环保又养生。但世间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童米好,亩产量却很低。因为产量低,市场每斤卖一百多元,供不应求。
湘西自古来地广人稀,山多田少。秋收春播,土苗人家习惯刀耕火种,喜欢烧荒垦田,方法原始又讲究精耕细作。我的父母亲也是当地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最朴实的感情和领会,他们常说,种土地如同养孩子,需要哄,人哄地,地哄人,有好大的投入,就有好大的收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比喻,形容做任何事情都再贴切不过。
割谷那天,刚巧来了两百多游客,也闹腾着帮童军割谷。这其中的许多人,都多年十指不沾阳春水,他们的热情高涨,只为回忆和体验。土苗人家的“开镰祭”呢。下田前,先在一块空坪隆重举行祭祀仪式。土苗先人崇拜自然,崇拜土王,崇拜“梯玛”。每年下田开镰割谷前,总要先敬本地掌管五谷的山神土地,保佑子民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拦水筑起一道水坝,坝边依势设一处水磨坊,屋子中地上是横梁,一端固定石盘。有直径丈余的圆形石槽。圆形石槽里均匀布满金黄的谷物,开启闸门后,一股水流急泻而下,把藏在屋底下的水车页子冲动,便带动石盘吱吱呀呀来回在碾槽里走。经风车等若干道程续,圆润可口的白米片时便呈现在人们面前。我童年时常在外婆家度夏,亲眼见过水磨坊碾米的情形,现在,在偏远的山区依然还能看到刻意保留的水磨坊。
用碾槽去壳,用风车扬灰,再过筛分精细,不抛光,不打蜡,不喷香,童米就这样原始素净地来到人们的饭碗里。
“这样的米固然没有卖相,不好卖,但是好吃,你知道的,现在大家都讲究养生。”当地的老百姓这样说。
相去不远的中湖,当地鱼泉贡米相当有名,曾获得过农博会金奖。相传元朝时,彭姓土司王“无事则荷耜而耕,有事则修矛以战”,认为鱼泉米香甜可口,想着让圣上也尝尝,于是合着虎皮、锦鸡、土绸、溪布、丹砂之类,将鱼泉米一路送进皇宫去,龙颜竟然大悦,光饭吃得三碗,于是岁岁朝贡,由此博得“鱼泉贡米”美名。
童米和鱼泉贡米,有同出一辙的滋味。
金秋的稻田里还有少许积水,有深及脚踝的淤泥,乡间称落水田。和煦的阳光下,温暖的稻田里满是饱满的稻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