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湖南的宁乡,我们那儿都把皮影戏叫做影子戏,宁乡的皮影戏据说盛行最早是可追溯到清代的。
记忆中我第一次看影子戏是在七十年代末,那会家家户户都已经收割了晚稻。秋收一过,田野里空荡荡的 ,只有稻草垛在原野里高高矗立着,野菊花和稻草混合的香气飘荡在乡村每个角落里。各家做农活的犁耙洗净收起来了,妇人们也开始缝缝补补准备过冬的衣物。那个时候乡村的文化生活还很单调,刚好影子戏被取消禁演不久,所以平时里只要哪个地方有影子戏,大家都会跑去看热闹。
得知邻村有戏的消息,我和小伙伴们早早赶去请戏的那户人家。我们到的时候正在搭台,只见三四个人正在抬扮桶和门板(扮桶为打稻谷用的方形木桶),他们把门板和扮桶在宽敞的晒谷场上安置好,然后就用竹竿搭建框架,在竹框架前面挂上一块长方形的白布,作为演出屏幕,后面放置了煤气灯,左右围上深色的布,戏台很快就搭好了。
主人家在靠近戏台前面的位置放置了一排凳子,是留给前来祝寿的客人坐的,周围还有些附近人家占位的凳子。我和小伙伴跑到晒谷场对面的田里,在草垛上扯了一些稻草把,然后找了最佳位置坐下等开场。
随着夜幕的降临天越来越黑,一阵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响起,之后就是开台的锣鼓声。看戏的人一下就多了起来,有些人还是端着饭碗来的,一边吃一边和旁边的人拉着家常。
唱戏的人在锣鼓声响起之后站到了幕布后面,周围叽叽喳喳的声音戛然而止。白布后面的人嘴里咿咿呀呀唱出一串词来,只见一个骑马的人影一下跳到了幕布上面。当时的我根本听不懂唱的是什么词。只见那个小人儿随着锣鼓声在唱词里一会翻身下马,一会儿又跳上马背,紧接着又看到对面也出来一个扛着刀的小人,两个小人噼里啪啦厮打起来。幕布上的人举手投足,挥袖而舞,策马扬鞭,提刀厮杀,似真非真,亦真亦幻,周围看戏的人阵阵叫好,我们小孩也跟着后面嬉笑鼓掌叫好。
对于幕布上面的影子能够如此活灵活现,我感到非常好奇,于是悄悄地摸索到幕布后面。只见两个四五十岁的男子身体紧贴着幕布,一会唱,一会又旁白,同时手指十分地灵活操纵着三根竹棍,一人身兼多职,一会男声,一会又模仿女声。在两个人表演厮打骑马等高难动作时,我已经是看得眼花缭乱了。直到姐姐们唤我回家,我才回过神来。
八十年代末父亲回了老家,有一年他过生日,大哥请了影子戏到家里。父亲一辈子在湘西工作和生活,对老家的影子戏情有独钟。那时候人家办喜事,一般会请人来放两场电影热闹一下。
那天父亲很高兴,从来不喝酒的他和大哥小酌了一杯,出嫁了的大姐也早早回家了。吃过晚饭我们姐妹几个就把家里的所有凳子都搬到外面的禾场上,只等天黑大家过来看戏了。那天周围的邻居基本都来了,邻村的也来了不少的人。
我记得当时唱的是《穆桂英挂帅》和《薛仁贵征西》还有《宝台山》等,这些故事都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
现在宁乡的影子戏在继承了传统的手法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内容,已形成了宁乡特色。舞台也改为在平地直接搭建,光源用靠右前方挂上的灯泡来代替。宁乡的影子戏主要演唱湘剧南北路和花鼓戏,也有湘剧高腔戏,时下以花鼓戏为主。
此外,皮影人物又是一种地道的民间手工艺品,这使得这种蕴含丰富的工艺品可以独立于影戏之外,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既可以作为手工艺品供人们欣赏,又可以作为室内装饰品来点缀生活空间。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家乡的影子戏也渐渐从人们的记忆淡出,但是很多老一辈的人在做寿的时候,还是会找来影子戏班热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