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哥捧米酒,让我醉在吊脚楼。米酒竹筒装,土家风情藏里头。米酒任我喝,阿哥笑容好憨厚。千里作客张家界,魂牵梦绕吊脚楼。阿妹唱山歌,让我爱在吊脚楼。山歌韵味长,鸟语花香飘里头。山歌撩我心,阿妹眼神好温柔。一朝相会张家界,魂牵梦绕吊脚楼……”这首名为《魂牵梦绕吊脚楼》的歌词,是我24岁时写下的。当时正在武警广西总队当士官,一次和战友们聊天,我猛夸家乡张家界,战友不服气,说,张家界到底有什么好。那一次,我用笔名“鲁絮”写下了这段歌词。每每有人问起这歌词里的吊脚楼原型,我都会遥指苏木绰核心地王家坪。与其说这是我的自创广告,不如说这是我的原始烙印。
王家坪是永定区下辖镇,地处张家界市东南边陲,位于常德市桃源、怀化市沅陵、张家界市慈利和永定三县一区交界地,有“历史悠久的九都文化之乡”美誉。早在两千多年前,屈原放逐楚西溯沅水到达土家族的腹地,就留下了“沅有芷兮,澧有兰”之咏叹。永定区自古有“一水四达、商贾辐辏”美称,土家吊脚楼更是民族瑰宝。
土家吊脚楼屹立在张家界这片土地已很久很久。土家人开始居住就已存在。土家吊脚楼,不仅仅是充满“分量”的建筑,更是土家人热爱生活的结晶。《旧唐书》有“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蛰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是为干栏”之记载。土家吊脚楼多袭古“干栏”建筑之遗风,悬于高崖陡峭或河岸溪谷之上,讲究花样精工、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与秀丽山川相映成趣。王家坪镇十余村,吊脚楼共性大抵也如此。多为三柱八骑或五柱六骑,做一字排或双手推车、曲尺形,中部“抹腰”,与上层构成双檐式。屋正中为堂,左右房称厢。堂屋是祭祀祖先、办理红白喜事的场所。神龛供奉本家族历代祖先木雕神像,上书“天地国亲师位”。堂屋一般不住人,但一些人家却将堂屋做客厅。吊脚楼屋脊以瓦做太极图形,四角做翘檐,呈玲珑飘逸势。每于秋季,楼廊木壁尽挂苞谷串、高粱串、辣椒串等,色彩鲜艳、造型别致。吊脚楼选址时,先请“阴阳先生”架罗盘、看风水,一般选坐南朝北、依山伴水、避风向阳。建楼则先选主梁,材料要求“干直枝少”,且用易生茂发的枞树或椿树,以象征发家发人。建楼还要举行上梁礼,祭祀鲁班唱“赞梁歌”。楼建成后,还须在屋前屋后广栽木竹,以为绿障。
王家坪镇十余村,村村吊脚楼都极富个性。
那马头溪,吊脚楼传承千年“打渔鼓”“狮子灯”等土家民间艺术,延伸三百年老唐干制糖工艺,并与南武当古寺遗迹共存。
那关水坪,吊脚楼建在牛舍后面,是对牛尊重和崇拜胜过对人自身,逢年过节给牛喂上等精粮,点三柱火香,祀求神灵保佑饲养的耕牛平安吉祥,给主人带来好运。
那紫荆塔,吊脚楼可追溯到明清年代,是目前全国土家民居建筑标本性历史古建筑群。
那砂子垭,吊脚楼诞生了闻名湘西北民间抗日救亡“砂子垭汉戏剧团”,在桃源、沅陵、慈利、大庸四县巡回演出,鼓励民众奋起抗战,抵御外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伞家湾,吊脚楼是张家界市连体最大型,斜八字槽门,两进三重堂,内有干旱碾、石锥、石磨等生活设施,保留着最传统的生产生活习俗、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也是张家界独一无二的最为原始的土家部落。
那蔡家坪,吊脚楼坐落于典型高山村之中、原始次生林带之间、地下溶洞群之上。更有清同治年间,张氏兄弟无视海拔800至1200米,走出古枫、古樟、古椿等乔灌木林,告别万亩野生映山红,追随大庸(今永定)籍土家族将领刘明灯收复台湾。
那木山,吊脚楼前行拦门酒、敬长寿茶、唱迎客歌,招待客人以大块腊肉、大碗苞谷烧酒,却从不诉说或心疼挣钱之艰难。木山因木材而得名,因木材而结寨,因木材而兴寨。每年春讯,木山人将木材扎堆结排,自马头溪进入沅水,因沿途水道浪高弯急、暗礁重重,历有放排工葬身途中,留下“排过清浪滩,人进鬼门关,龙王不保你,请到阎王殿”的悲怆歌谣。
那石堰坪,吊脚楼多达180多栋,建于清代、民国时期,建筑格局为组合式吊脚楼群,是全国保护最好,保存数量较多的历史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所在地,还诞生出土家“糊仓”“扬叉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天,行于王家坪镇,村村吊脚楼尽收眼中,也尽入心底。虽无碧浪于楼前无尽趟过,也无古墙于楼后无声耸立……但上有天、下有地、中有人,点缀吊脚楼的错落有致,律动吊脚楼的古香古色。用歌浓缩,那是魂牵梦绕!
夜晚,宿于王家坪镇,村村吊脚楼尽入耳际,也尽入梦里。鼾声的隐约,楼板的轻晃,泥虫的叮咛,风儿的回荡……竟激不起一点点儿怨,仿佛正归宿母亲怀里,无谓尘世喧嚣与陌生。待到突然鸡啼,赶跑懒觉,伸个懒腰,倍感精神十足。用歌诠释,也是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