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泊渡是慈利县的一个乡镇,码头不大但名声不小。早年通水路时,这里因有个古老的渡口,澧水河上下船只都喜欢在此停靠歇息,致使这里商贾云集、远近有名。后来通陆路,因有枝柳铁路和长张高速公路经过且离县城和张家界市区均不到半个钟头的车程,便利的交通和特色的农产(岩泊渡的红薯粉丝曾获湖南省首届农博会金奖,是公认的菜中佳品)使四方宾客纷纷慕名来岩泊渡集市贸易,岩泊渡也因此名扬四方。如今因有个“二端午”,岩泊渡更是名响三湘!华夏大地都是五月初五过端午,而岩泊渡一方的百姓却五月十五过"二端午",这种习俗许久以来一直延传不息,十分罕见。据悉岩泊渡为此正在入选中国特色乡镇名录。
岩泊渡为何流传“二端午”的习俗,本地一大帮民俗专家作过许多研究论证,现在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和清朝末期岩泊渡出的一个历史名人孙九大人有关。据相关史料记载,孙九大人名叫孙开华,1838年出生在岩泊渡渡口南岸的孙家寺溶即现在的岩泊渡镇星民村,孙自幼酷爱舞枪弄棒,刚成年便从军,因骁勇善战,一路官至总兵、提督,因名号孙九,故下属皆称其孙九大人。清光绪时期,孙奉旨率水师从福建渡海赴台湾抗击法国侵略者,创下了晚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战争唯一全胜的记录,孙指挥的台湾“淡水大捷”更是名载史册。孙在台湾是家喻户晓的护台大英雄,早些年我去台湾时就曾见到台湾乡间的一些地方仍有供奉孙牌位的土地庙。1893年孙病逝,光绪帝亲撰《祭孙提督文》,在慨叹“台北无惊”的同时,常“听鼙鼓而思良将”。为满足孙归乡的遗愿,光绪帝特准允孙的衣冠棺运返其家乡。孙的衣冠棺运抵家乡时正值农历五月十五,盖世英雄灵归故里,家乡百姓扶老携幼等候在渡口两岸,河中大小船只密密麻麻,吆喝声、锣鼓鞭炮声声震两岸。后来,为让人们记住这位家乡的名人,岩泊渡的乡绅学士们便作出决定,自此以后岩泊渡便每年五月十五过端午,为有所区别取名“二端午”。这样岩泊渡便有了一个举世无双的“端午”且一直延续至今。
岩泊渡“二端午”最出彩的当属扒龙船。澧水溇水流域的一些地方历来有端午扒龙船的风俗,如蒋家坪、茶庵、柳林铺,岩泊渡上游的沙刀湾、渔米渡等,但动静都不大,纯属当地居民的自娱自乐,唯有岩泊渡“二端午”的扒龙船,场面极其盛大。后来其他地方的端午扒龙船在岁月中逐渐湮灭,慈利溇澧两水大小数十家码头唯独岩泊渡一处仍还保留着“二端午”扒龙船的习俗。时间刚进农历五月,岩泊渡就热闹起来,十五前的日子渡口河里天天傍晚有船在操练,嗨呀嗨呀的扒船人的吼声威震四方,四邻八乡不分男女老少就象看大戏一般前来围观。最有看头的,是十五那天的抢标,奖品很原始,头奖猪脑壳,第二名奖猪项圈,第三名奖猪心肺,第四名奖猪下水。标船泊在河段上方一河滩的回落处,十几条船一字排开齐齐向标船划去,呐喊声鞭炮声响彻河谷,船挤船桡碰桡水花四溅,抢前落后有时也就是毫厘之间,标船上发标人将猪脑壳高高举起向靠前的龙船抛去,抢到猪脑壳的龙船如获胜的斗士更加卖力地在河中游来划去,船上的汉子双手托着猪老脑壳身子抖天抖地好不得意!上了岸还有一场盛宴,人们将奖品烹制成一桌大餐,扒船人围桌而坐,端着自制的米酒猜拳行令不喝个天昏地暗不归屋!扒龙船的那段日子里,渡口老街家家门户大开,房顶炊烟袅袅、堂前棕香飘飘,都穿戴利索,上街购物的、走亲访友的、找机会看相好的诸多趣事也都纷沓而来。在我的记忆里这个“二端午”到处都飘溢出浪漫的味道。上世纪七十年代三线建设修建枝柳铁路时期,中铁四局三处工地工作人员也被这个“二端午”所感染,每到五月十五都会组队参加扒龙船。
岩泊渡“二端午”的扒龙船,相对过去,还扒出了不少新名堂。过去扒船是男人们的天下,现在堂客媳妇们也可以上船扒了。扒船前若遇雨天女人们便在岸上操练,排成一字长队手舞着木棍和着锣鼓的节拍,一俯一仰真个是气势如虹!扒船季的日子里岩泊渡的村村寨寨都可见到这特别的场景。原来扒船,船挤船桡碰桡热闹是热闹经常有人落水终归不安全,现在河中用泡沫浮标隔出了一条条的赛道,用上了计时的秒表,船多还抽签分组进行,比赛那天公安安监卫生政府部门的船只也很多,既好看又安全。为了“二端午”的扒龙船,政府近几年还修建了龙船赛专用码头、砌成了赛道河两岸的护坡护堤,修建了渡口澧水大桥,改造修建了岩泊渡河边十字街且直连长张高速岩泊渡出口,现在看船场地宽视野阔更舒服更方便了。近些年,每到扒船的日子,岩泊渡便车流如梭人流如注,街上红男绿女,鱼馆食客满座。“二端午”扒龙船,又增添了许多鲜明的现代色彩,其场面比原来更宏大了。
除了扒龙船,岩泊渡“二端午”还有一些特别的地方。上世纪八十年代,岩泊渡一个名叫孙牛皮的后生为了让“二端午”过得有味道,访了一祖传秘方开了家“牛皮酒家”,特供口味很不一般的岩河鱼,一下引发了当地过“二端午”吃岩河鱼的流行。后来正宗的冒牌的岩河鱼馆蜂涌而上,有的还远走他乡在县里、市里、省城开起了岩泊渡活鱼馆,人们过节也好平常也罢都能吃上特色岩河鱼。虽然手艺有好有差,但岩河鱼却是纯粹本地野生。流经岩泊渡的澧水河段滩多礁多潭深,很适宜河鱼生长,这里的河鱼膘肥肉满弄上餐桌别有一番风味。后来中央电视台来岩泊渡拍了一档《江南渔姑》的节目介绍了专在岩泊渡澧水河里打鱼的姑娘妹子,使得岩泊渡岩河鱼火遍大地,四方嘉宾专为吃鱼而来。鱼从河中来,味从百里挑,现杀活蹦乱跳的岩河鱼,独特的烹煎焖炒厨艺,一支烟的功夫一锅鲜鱼肉便端上了桌,令人顾不上斯文只贪口福。从“二端午”到岩河鱼再到开鱼馆,岩泊渡已形成特色鱼馆餐饮产业。近些年岩泊渡又流行起“过二端午节、赏山水游”。随着时代的发展“二端午”也不再单纯是看扒船了,看岩泊渡的山游岩泊渡的湖玩一玩岩泊渡的桃水溪漂流都是“二端午"的重要节目。岩泊渡一带的山脉,从莽莽湘西绵延而来,山中多峰林,多溪谷,多溶洞,踏足其间静心赏玩其乐无穷。张家界朝阳地缝就在岩泊渡河南岸的山峰间,从渡口出发沿盘山公路不到一个时辰就能到达。地缝山顶有一座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高海拔水库,被誉为岩泊渡的南山瑶池,荡舟湖中山连山水绕水如入仙境。更奇特的是,这座水库的水坝建在一天然溶洞内,电站的发电机组也安装在离地面深数百米的溶洞里,外面根本看不到,电站工作人员都是轮休制,下一次溶洞要待上三两天,真个是神仙人上神仙班!这是一座完全无钢筋混凝土的土石坝,顺山而下建有几个梯级电站,库水可循环使用发电。南山瑶池的山下,就是桃水溪,数十里的山涧一直抵达岩泊渡渡口上方的澧水,涧深谷幽,玩漂流惊险刺激。在岩泊渡过"二端午",既可看到不一般的扒龙船,品尝到香喷喷的岩河鱼,还可赏游神仙般的山水,借着"二端午"的喜气熏点岩河鱼的香气再沾上点这山水的仙气,岂不快哉?
“走遍天下路,赶不上岩泊渡!”自岩泊渡有“二端午”以后,这句民谣就一直广为流传。我们相信自清末时起就一直流传已有百多年历史的岩泊渡“二端午”,这朵民间奇葩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定会继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