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中飞翔的朱鹮。受访者 供图
每次整理资料时翻到朱鹮的照片,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处初级工程师刘美玲的视线,都会忍不住多停留几秒。尖细的长喙略微弯曲,和头部鲜红的面颊相连,末尾还不忘捎上一点红,橘红色的羽毛随着翅膀的舒展层层渐变,散布在灰白的躯干上,似水墨,也像一抹晚霞。后颈是柳叶形的羽冠,纤细的腿部在田间漫步时一抬一放,优雅而不可侵犯。虽然曾生长在湖南,但这份美丽一度销声匿迹。
幸运的是,今年7月,《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朱鹮野化放归实施方案》在专家评审会上讨论通过。这意味着,有“鸟中国宝”之称的朱鹮将回归曾经栖息的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将成为朱鹮继陕西汉中之后,又一个新家。
8月7日,我们将镜头对准朱鹮,提前揭晓它与湖南的缘分。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田甜 见习记者 曾冠霖 实习生 覃逸
一度销声匿迹,“鸟中国宝”重回故里
晌午时分,鸟响虫鸣,位于湖南邵阳的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内一片热闹。林中是肆意生长的树木,枝头是纷然而至的夏候鸟,水中是各种鱼虾……此处是刘美玲的“乐土”。
“你看,这些都是朱鹮,是不是很美?”刘美玲拿起手中珍藏的朱鹮美照,一边展示一边介绍道,朱鹮属于鹮科,古称朱鹭、红朱鹭,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喜欢气候温和的山地和森林,往往会在临近水稻田、河滩以及溪流等湿地环境出现,对生存环境要求非常高。”历史上,朱鹮曾多次在湖南境内现身,查阅明清湖南地方志史,可以发现大量关于朱鹮的记录。
“那个时候的朱鹮在湖南还是比较多的。随着山地和耕地被大量开发,朱鹮失去了觅食地,逐渐消失了踪影。”说至此,刘美玲有些失落。有资料显示,朱鹮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常德汉寿县一带绝迹,“大量湿地变成农田,朱鹮失去了觅食地,肯定不会在这个地方居住了。”
“胆小怕人”“喜欢安静”的性格,加之繁殖能力不强,不仅是湖南,很长一段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朱鹮都处于“消失”状态。直到1981年,陕西汉中洋县才出现了7只朱鹮,政府迅速启动保护拯救工作。刘美玲透露,国内现存近8000只朱鹮,此次南山国家公园计划引进40只,分批次进行野化放归。
“选择在南山国家公园放归,也有朱鹮曾在湖南生活过这一层原因。还有就是我们南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确实不错,适合朱鹮生存。”刘美玲介绍,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位于南岭山脉与雪峰山脉交汇地带,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是我国中南部一个基本涵盖了森林、湿地和草地的典型生态系统,气候温暖,森林覆盖率高。朱鹮赖以生存的食物——鱼虾,在这里也有大量繁衍。”
野化放归之路漫长,好在有“朋友”陪伴
虽然为朱鹮提供了优渥的条件,但刘美玲还是有些担心,野化放归对朱鹮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野化放归不是说我们把朱鹮运送过来,往野外一放就行了,而是需要一个长期适应的过程。”
刘美玲表示,在真正回归自然之前,引进的朱鹮还将进行长达近两个月的野化训练。在人工干预下,朱鹮将在模拟天然的环境中适应生存,最后通过软释放将其放飞。
虽然生存问题无可避免,但刘美玲依旧很有信心。“根据科考记载,南山国家公园栖息的鸟类非常多,有记载的就有251种。”在专家团队来南山国家公园考察的前一个星期,崀山片区还意外出现了另一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彩鹮,“彩鹮跟朱鹮是近属种,真的就是非常巧的一个事。”刘美玲有些兴奋地猜想,“性情孤僻”的朱鹮说不定在这里也能“交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