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区县新闻 > 慈利县

朱芳:乐为乡亲在家门口铺好就业路

2025-04-21 10:29:55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黄岳云 杜登航 唐剑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张家界新闻网4月21日讯(通讯员 黄岳云  杜登航  唐剑)在慈利县,只要提起张家界前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创办人朱芳,不少就业工人和工厂负责人就竖起拇指赞道,是这个公司为我们输送了满意的工人,也为乡亲们铺就了一条能在家门口就业的好岗位。那么,朱芳是怎么做到让众人称赞的?近日,笔者来到公司寻找答案。

    出生于农村、今年39岁的朱芳,2018年,怀抱着在繁华都市中打拼出一片天地的梦想,来到省会长沙,先后从事过消防、驾校、投资等诸多行业,积攒下不少人脉。同年,全国上下“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掀起,激起了朱芳心中的一丝涟漪。

    朱芳介绍说,“那时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量尤为突出,国家更是出台了对就业领域的各项支持政策。”此时,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中国已走过40年余的历程,随着市场逐步开放,从政府的“大包大揽”,逐步进入到国有、民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这也成为朱芳看准的“新机遇”“新赛道”。

    2020年带着全新的人力资源全链条服务经营理念回到慈利,创办了张家界市前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自此,架起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桥梁,实现劳动力和企业的双向奔赴,让家乡30万劳动力人口实现稳定就业,成为朱芳心中的追求和梦想。

    微信图片_20250421103138.jpg

    与长沙、常德地区相比,慈利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企业需求、就业环境、劳动力素质都有差异。另外,面对全新市场,上下游资源需要重新拓展。尤其是回慈第一年,便遭遇三年新冠疫情,企业停工,员工待业,服务业首当其冲。虽千难万阻,但朱芳深信,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加持,山乡田野也是人力资源市场的广袤天地。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慈利人,决心让高质量就业服务扎根家乡,造福父老乡亲。

    微信图片_20250421103149.jpg

    “坚定信心、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这是朱芳认为能让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站稳脚跟的“法宝”。坚定信心就是要始终坚信只要有人就有就业,人力资源服务业始终潜力无限。大胆创新就是要不断更新经营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专业技能。与时俱进就是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紧跟政策导向、满足就业需求。通过在长沙的多年摸索,朱芳探索发展出集咨询、招聘、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多元化业务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并将目光瞄向更具潜力,活力的常德市场。通过为常德地区多所大中型企业召开专场转聘会,成功解决了其用工难题,朱芳的人力资源全链条服务模式大获成功,名气逐渐打响。

    微信图片_20250421103157.jpg

    创业这些年里,朱芳带着他的团队走村串户,深入全县26个乡镇(街道)427个村(居),将每家每户的就业信息登记造册,定时回访,动态更新。“村里多少户,家里几口人,多少劳动力”,朱芳说“县城就业,和大城市不同,大城市招聘往往依靠赶集、58等招聘网站,而在县城则通过线下面对面的交流和采集,更为精准有效。另外,和大城市的求职者渴望施展才华,追寻梦想的需求相比,农村群众是在谋求一份能够生存的稳定保障。”

    一直以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就业企业更多的责任与使命。朱芳回忆道,“曾经有一位聋哑人,是他印象中最深刻的求职者。虽然身体残疾,同样希望通过工作,来证明价值,找回尊严。虽屡屡遭拒,也从不气馁。最终在朱芳多方联系下,最终进入一家工厂入职。当这位聋哑人握着朱芳的手,“咿咿呀呀”的表达感激之情时,张家界市金福凯盛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满脸笑意的说道,近年来随着公司订单的增长,工人需求缺口也大,是前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通过招聘,培训,输送,解决了公司用人这个难题………. 近5年来,该公司累计为本地上万名求职者在家门口找到了合适的就业岗位。一句听不清的“咿咿呀呀”的表达,一个满意的笑意,让他深切感受到这份事业的责任之重。朱芳介绍,“在他的家中,摆满了各个乡镇的土特产,都是就业群众向他表达的感激之情。但对于他和前程来说是一面面无比珍贵的“锦旗”,更是创业路上笃定的初心。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