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新闻

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优”与“忧”

2018-06-08 09:44:03  来源:掌上张家界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优”与“忧”


    成功创建湖南省文明城市,近在咫尺,却又相远。反省自身现状,喜忧参半,得失并存,任重道远。

    创建文明城市,优势可圈可点。

    我们不缺底气。


    以创建湖南省文明城市为统揽的“六城同创”,是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是朝着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目标坚实迈进的有力举措。全市上下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引领下,对照文明城市坐标携手迈进。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干部群众的万众一心,是我们成功创建的底气和实力。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我们不缺底蕴。


    源远流长的澧水哺育了勤劳智慧的张家界儿女,孕育了厚重的本土礼仪文化和民族文明。原名大庸的张家界,“庸者天下之至理。”无论是大革命时期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家界人以 “登高致远,自强超越”的精神,敢为人先,紧跟时代步伐,后发先至,始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同时,我们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提振了信心,积累了经验。

    我们不缺颜值。


    张家界集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我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景区等众多桂冠于一身,以奇、俊、秀、美著称,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山岳景观之一。张家界又是一座年轻的旅游城市,没有工业城市的喧嚣,没有大片旧城需要升级改造的拖累,良好的城市规划,空间尺度和生态尺度的准确把握,更显得这座城不断生长的城市踌躇满志,态势良好,颜值爆棚,处处焕发着蓬勃的青春活力。

    基础固然重要,短板也很忧心。

    缺少“营养”滋补。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如此,城市亦然。城市文化,它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对于一个旅游城市来说更是如此。我们文化遗产虽然丰厚,但在传承和发展上,还没有做足功课。城市雕塑、景观、建筑缺乏文化内涵或寓意,城市地标不尽人意,文化、艺术、体育设施建设滞后,人均阅读量低,以城市文化熨帖浮躁心灵的措施不多。以致街道小巷、社区农村麻将声时有所闻,赈酒陋习屡禁不止,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市井文化充斥各个行业等,文化艺术体育氛围不浓是我市文明创建的又一短板。

    缺少“养成”积累。


    年初,在我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第一次模拟测评中,市民文明素质一项的评价是:面向市民的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少、力度小,公民文明素质与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定位不相符。机动车不按规定道次行驶,车辆随意掉头、逆行,车辆乱停乱摆,机动车不礼让行人随处可见。行人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穿越绿化隔离带司空见惯。公共场所吸烟、打牌、喧哗吵闹屡见不鲜。关爱残障人士和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淡化。可见,市民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缺少“棋盘”意识。


    前不久,市六创办和市文明办对文明城市创建进行了一次督查,在落实责任清单整改时,发现“太极拳”、“柔道”、“空手道”现象真还不少,有的态度上消极应付,有的责任上推诿扯皮,有的工作上拈轻怕重,有的推进上等待观望,有的落实上虎头蛇尾,有的心理上厌战厌烦,有的标准上偷工减料。其根本就是城市的主人翁意识淡薄,责任意识缺失,大局观念不强,缺少“一盘棋”意识。

    缺少“绣花”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我们的城市就像一块底料好、颜值高的大“花绷子”,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全体市民都是穿针引线的“绣花人”。可这样一块“好料子”,绣出的花却不令人满意。由于缺少精细管理机制,街道小区、城乡结合部、菜市场等路面高低不平、私搭乱建、垃圾乱倒等“脏乱差”现象明显存在。街长制、巷长制、门前三包制等制度机制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哪里街道拥堵、哪里井盖缺失、哪里道路破损等缺少精细管理,导致整改延后或没得到整改。为此,我们请了百名监督员,短短的2个多月,就挑出“瑕疵”500多处。

    行百里者半九十。文明城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我们有九层之台,起余累土的信心、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耐心,扬长处、补短板,我们一定会创建成功。(市六创办 张金友)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