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华锋是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寿险”)新疆分公司的一名员工。2017年底,新疆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访惠聚”驻村工作,他不顾家庭困难,舍小家顾大家,主动请缨参加“访惠聚”驻村工作,后任喀什地区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直至倒在扶贫一线。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他先后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助推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先进个人,荣获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其事迹获评第三届中国优秀扶贫案例报告会最美人物优秀案例。
主动请缨,投身深度扶贫第一线
去驻村,少则一两年,多则三四年,家里年迈的父母、忙碌的妻子和上小学的孩子,谁又能忍心割舍得下呢?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华锋还是坚定地申请驻村。申请后不久,他被任命为喀什地区疏勒县牙甫泉镇深度贫困村苏鲁努克村的扶贫第一书记。得知这个消息,杨华锋最先开始做的就是抓紧学习。找文件、学政策、参加培训、向有经验的同事同学请教等等,短短几天,笔记就写满了一本。他立志,要给扶贫工作、给乡亲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同事们都说:“杨华锋人还没有到村里,但心早已经在村里、在扶贫工作上了”。从这一刻开始,让所驻村脱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成了杨华锋全力奋斗书写的梦想。
躬身力行,在精准扶贫路上践行初心使命
杨华锋驻村所在的苏鲁努克村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村。当时,全村只有一条主路是柏油马路,大部分村民还都没有住上安全敞亮的房子;村民都是维吾尔族,大多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观念比较落后,有些家里劳动力少、缺乏经济来源,因此这个村贫困发生率高、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杨华锋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乡亲们的生活好起来。他不断强化村党支部建设,做好群众工作,转变群众观念,不仅要扶贫,更要“扶志”“扶智”。他采取“解剖麻雀”方式,分析致贫原因,帮助贫困户算经济收入账,找脱贫方法,评估扶贫成效,为特困户一户一户“量身定制”方案,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他在村里建了卫星工厂,大家不用出村,就能就业,让村里的70多个村民都有了固定收入。他还对贫困户逐个指导规划,改善庭院面貌。让申报了富民安居房的贫困户和易地搬迁户在入冬前全部入住新房。乡亲们都高兴地说:“真的打内心里感恩共产党,感谢杨书记,咱村里的面貌一天一个样,这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心系群众,怀着真情解民所难
从驻村第一天起,杨华锋就把群众利益诉求放在首位。为深入了解村民困难,他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只要一有空,他就到乡亲家里去,唠唠家常,了解情况,给他们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近一年时间里,他累计走访900余户次,村里的每一户人家每一个角落都有他的足迹。杨华锋会把乡亲们的困难一件件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民情日志上,并逐项追踪落实。不论是帮村民图拉普·伊斯马伊力到300公里外的巴楚县追回棉花欠款,帮帕提古丽·玉苏普在棉纺厂争取到工作,还是协调上级单位和社会人士给村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们捐助图书、学习用具,亦或是联系帮扶单位拿出一些资金,协助为村里贫困户购买燃煤等等,杨华峰把每一个乡亲的事儿都当做自己家的事儿来办,甚至比家里的事儿还要操心。他经常自掏腰包给结亲户和贫困户送去生活用品或资助些资金,关心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风雨交加还是大雪纷飞,只要乡亲家里有事情需要他帮忙,他一定是很快赶到。村里有谁生病,他也总是急忙赶去慰问。而乡亲们也对这位为他们忙前忙后的书记有了更多信任。
全情投入,用无私大爱书写为民情怀
杨华锋对工作要求高,处事认真细致,这是大家公认的。面对南疆深度贫困村一线维稳和扶贫重任,杨华锋扎实工作、不畏艰难、埋头苦干。他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首位,扑在村里夜以继日、忘我工作。2018年底,面对各项工作验收关键时期,工作到凌晨一两点、三四点都是常事,他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还可以多做一些,还可以做的更好一些。却不想,由于长时间超强度、高负荷工作,他突发脑部大量出血,倒在了工作一线,陷入长期昏迷。
这就是杨华锋,他用执着的坚守、满腔的热血、踏实的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信念。在杨华锋和后续驻村工作队员的共同努力下,目前苏鲁努克村已全村达到了“五通七有”标准,2018年贫困发生率降至0.69%,2019年降至0.099%,实现了贫困村退出。现在,每当提起杨华锋,村民们总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声“亚克西”。经过康复治疗,杨华锋已经能够通过轻微地握一握手来反馈交流。村里的乡亲们盼望着这位好书记能够快快好起来,还等着他回去看看那个有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小村庄,还想和杨书记唠唠家常。
在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像杨华锋这样的共产党员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坚守初心,用苦干实干的务实精神,勤奋敬业,默默奉献,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事业放在首位;他们用实际行动,忠实践行党的宗旨,吹响冲锋号角,唱响先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