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张家界新闻

扶贫工厂开到家门口

2019-11-11 08:14:20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罗杰 向文 邱德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本报记者 罗杰 向文  通讯员 邱德帅

    11月8日,在桑植县官地坪镇,上千名村民喜气洋洋地聚集在一起,共同见证官地坪镇扶贫工厂开工的喜庆时刻。

    随着桑植县委副书记熊卫国宣布:“桑植县官地坪镇扶贫工厂正式开工!”,工厂的机器开足马力投入生产中。

    “扶贫工厂一期主打藤椅全流水线生产,由镇政府争取到资金投入350万元建厂,占地15亩,辐射了全镇17个村居的转移就业。”官地坪镇党委书记张锐介绍,镇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天津锡力公司,由公司负责扶贫工厂藤椅原材料的提供和销售,工厂实行订单式生产,把扶贫工厂开到了家门口,村民不用外出就能打工,贫困户天天有班上,月月有收入。

    走进制作藤椅的椅架生产车间,两排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有序排列、高效运转,车间墙上的脱贫励志标语让人振奋。

    在弯管设备前,镇上的村民郑爱春麻利地将钢管放进设备的弯管槽中,直钢管瞬间就变成了弯管,这是郑爱春上班的第二天。简单,易学,工资高,离家近,郑爱春十分满意这份家门口的工作。

    相对于椅架生产车间的热闹,编织车间比较安静。六十多名编织工人扶着椅架编织靠背和底坐,黑色的塑料线在工人手中忽高忽低飞快穿梭,这些工人来自全镇各村,上至七十多岁的老人,下至三十多岁的家庭妇女。

    建档立卡贫困户柏家银编织的藤椅质量好,速度也快,是编织车间的能人。因为小时候生病落下了腿脚残疾导致行动不方便,所以这份“手上活”非常适合她。“以前在外打工,快过年时回到家,家里结满了蜘蛛网,哪里像个家的样子。”回忆起以前的打工生活,柏家银很感慨。镇里办了扶贫工厂,柏家银是直接受益人,她把白天在厂里没做完的活带回家,煮完饭、喂完猪继续编,一天能编十几把,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

    厂长游新吾告诉记者,工厂实行计件制,工人每个月最高能拿到6000元以上工资,现在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纷纷打电话给他,希望到家门口的扶贫工厂上班。

    今年,官地坪镇扶贫工厂预计可生产藤椅1万把,主要出口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预计工厂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左右。根据规划,未来3年,扶贫工厂占地将发展至50亩,开设分厂15个,年生产藤椅125万把,并带动周边瑞塔铺、利福塔等乡镇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