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贫困群众心贴心
——张家界市“四会”“四个一”拉近干群距离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宁奎
“进村入户暖心田,干群一家乐融融。扶贫政策真的好,齐心修通致富路。”近日,慈利县南山坪乡双福村建档立卡户章瑜的一则朋友圈,引来八方点赞。配图里,结对帮扶干部朱立池忙里忙外,就像自家人。
章瑜的朋友圈,就是张家界如火如荼开展“四会”“四个一”活动的真实写照。他们把真情厚意带入农家,把党的阳光、政府的关怀真正送进每个贫困家庭,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力为贫困群众修通脱贫致富路的“最后一公里”。
“交心”交到家里
5月18日,桑植县澧源镇西界村卢英道家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张家界市委书记虢正贵,这次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径直来到困难群众的家里。
西界村地势落差大、温差大,平均海拔600米,最高海拔1180米,属于高寒山区贫困村。
几条凳子一挪,摆开龙门阵。从扶贫干部的表现,到自身脱贫的动力,从养殖的方式方法,到成本与收入的算法,从身体健康状况,从环境卫生打扫,虢正贵与卢英道聊得就像家里人。
“要把扶贫做到群众心里。”聊得细致,说得动情,虢正贵深情地说,要踢好脱贫攻坚的“临门一脚”,需要与结对帮扶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对照标准把帮扶措施一项项找准和落实,共同下足绣花功夫。
在三天后的市委常委会上,虢正贵归纳出“四个一”,即结对帮扶责任人需宿村一晚,在贫困户家中吃一餐饭,为贫困户打扫一次环境卫生,一起商量帮扶措施,确保贫困群众能够高质量脱贫。
唯有“深入”才能“心近”,唯有“心近”才能“生情”。于是,张家界全市3.28万名结对帮扶干部整好行囊、带着深厚感情,分赴各个村庄夜宿农家,在农户的堂屋里、厨灶上,以坦诚的态度、真挚的话语、可行的措施,激励起他们脱贫致富的斗志。
贫有百种,困有千样。摆脱贫困,需要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智慧力量,于是,在张家界96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锁声不绝——
在结对帮扶干部李良成的牵线下,永定区谢家垭乡昌溪村贫困户梁红梅在广东韶关的一家针灸馆,找到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每月工资将近6000元;结对帮扶干部邓文华为武陵源区天子山镇黄河村贫困户刘正浓儿子申请到了3000元助学金,并解决了厨房修建问题;慈利县溪口镇云岩村贫困户朱西松自产的农产品,在结对帮扶干部鲁观清的助力下,销售一空;桑植县陈家河镇黄木潭居委会建档立卡户王朝化在结对帮扶干部王委的帮助下,用几天时间就解决了他家土鸡销售难的问题……
脱贫攻坚任重道远,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在这场创新性的“交心”过程中,张家界市广大干部与群众心在一起,苦在一处,誓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咬定青山绝不放松的韧劲,拿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高地”,在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不落伍、不掉队。
会议开进村里
2019年,张家界最后一个贫困县桑植县摘帽,从此告别了区域性整体贫困。然而,脱贫攻坚战不是轻易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
如何决胜?张家界给出答案:只有越靠近贫困,深入了解贫困,才能战胜贫困。
今年4月以来,张家界建立市及以下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后盾单位党组会开到帮扶村制度,逐户研究增收措施和突出问题整改;后盾单位领导和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各个村寨召开屋场会,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成效,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就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各级党支部均及时召开支部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最新讲话精神,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市县驻村帮扶办每周一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扶贫工作进行全面精准调度。
“只用了20天,就完成了的选址、征地等工作,年底能建成投产。”桑植县官地坪镇梯市村驻村第一书记唐芳雄告诉记者,为提高430亩莓茶的附加值,市纪委监委在村里的一场常委会决定新增一个莓茶加工厂,114户种植户因此直接受益。
与此同时,在永定区王家坪镇太阳山村,该区民政局召开的党组会上,现场研究决定投入50多万元进行1.5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和入户公路建设。同时,又拍板投入3万多元,着手修复因洪灾损毁的15盏路灯。
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脱贫攻坚在一线体现。
“一经提出,立马解决。”武陵源区索溪峪街道双文村建档立卡户唐会勇对屋场会的效率赞叹不已,包括自己在内的部分群众缺生活用水的问题提出后,第二天就动手修建,一个月就完成的验收,如今已准备投入使用。
缺水问题、道路出行、产业发展等等一系列难题,在一次次党组会、屋场会中迎刃而解;群众与干部的血肉联系,在一次次交流中不断加深。
据统计,自4月15日以来,已有75%的市、县直单位都到帮扶的贫困村召开了党组会,并召开了5800余场屋场会,为贫困村与贫困群众解决了近3万个生产生活难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又加了一道“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