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清晨,桑植县人潮溪镇崇山峻岭间云雾缭绕,阵雨刚歇,贫困户陈永忠便挎着水壶,拎着干粮,手拿柴刀,开始忙碌的巡林工作。“因为疫情,酒店的工作没了,还好这次被聘上了公益性护林员,有了稳定的收入。”今年,仅陈永忠所在的人潮溪村,就有6名贫困户被聘为护林员,脱贫有了“定心丸”。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防范因疫情影响可能致贫返贫的风险,张家界出台《切实做好贫困群众增收的十条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贫困人口增收补损工作的通知》2个硬核文件,积极组织开展增收专项行动。
增加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是治理贫困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从2月中下旬起,作为全省首个“疫情清零”的张家界,分批优先组织贫困劳动力返程返岗和外出务工,优先聘请受疫情影响的贫困家庭劳动力上岗,采取直接务工、家庭外包、开设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
数据显示,全市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8.6万人,其中省外务工人员4.02万人,跨省点对点输送6961名贫困劳动力,新开发4462个扶贫公益性岗位。值得肯定的是,张家界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总体排名位列全省第二,其中“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全省第一,农民工返岗率全省第一。
“解决了用工告急难题,还给予了技能培训补贴……”桑植县易地扶贫搬迁东城集中安置点桑瑞家园康华粽叶扶贫车间的负责人蔡群兰告诉记者,经过相关部门多次入户调研后,扶贫车间的难题解决了,补贴政策到位了,效益也在逐渐上升。
既解决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又把扶贫产业和项目进行高质量推进。在张家界战“贫”、战“疫”战场上,“战士”们抢抓节点,高位推进。到目前,全市746个需复工项目和扶贫企业全部完成复工复产。同时,围绕“产业到户、订单到户”,发展到户产业,鼓励发展短平快的农业产业项目,落实各项农业产业政策,签订到户消费扶贫订单,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莓茶隔屏飘香,腊肉诱惑味蕾,不到3小时的带货,就已销售145.7万元的农产品……7月4日晚,永定区“湘农荟大直播”告捷。除此之外,桑植、慈利和武陵源也用线上带货的方式,既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又保证脱贫增收。线下,张家界还积极动员各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到农产品滞销的乡镇、村及合作社开展购销合作,甚至还把农产品展销会开到农户家。截至目前,全市已销售滞销农产品1.57亿元。
社会保障兜底作为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张家界市严格落实“应保尽保”,充分发挥“保基本、救急难、兜底线”功能,今年已新纳兜底保障919户2594人,并发放生活保障、各类救助资金7026.37万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