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年人群体是社会关心关注的焦点。但近年来,我区出现了一些养老服务机构、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名义,承诺高额回报,以向老年人收取会员费、床位费、预定居住金等手段,实施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非法集资犯罪,让不少老年人辛苦积攒的养老金血本无归。 辛辛苦苦赚的钱, 如何就变成了骗子的囊中之物呢? 那么,问题来啦! 现实生活中如何规避骗术 捂好钱袋子!!! 画 饼 首先,集资者会编造一个“高大上”的项目,以“新技术”、“高回报”为诱饵,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 造 势 其次,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展示各种实力:项目批文、现场观摩、开豪车等,有的甚至有官员和明星的合影。 集 资 再次,集资者通过返点、分红给投资者初尝甜头,使得投资者相信把钱投在这有利可图,鼓动投资者向亲友宣传,动员亲友加入,使得集资数额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跑 路 最后,你懂得……集资者跑了,投资群众遭受惨重经济损失,甚至血本无归。 检察官提醒: 四大养老投资风险,老年人千万别中招: 一是高额返利无法实现的风险。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老年人缴纳的费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高额返利仅为欺诈噱头。 二是资金安全无法保障的风险。一些养老服务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承诺服务,或超出可持续盈利水平承诺还本付息,并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等名义,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充值费,吸收公众资金。大量来自公众的资金未实施有效监管,由发起机构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 三是健康需求无法满足的风险。一些企业通过会议营销、健康讲座、免费体验等形式向老年人进行虚假商业宣传,推销所谓的“保健品”和养老服务,将合法注册批注的药品、保健食品当作“保健品”销售,往往不具有保健功能,无法提供良好的养老服务。 四是运营模式存在违法的风险。一些养老服务机构销售虚构的老年公寓、养老山庄等项目名义,承诺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吸收资金,或者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而是以免费旅游等诱导方式,采取商品回购、消费返利等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存在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