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张家界新闻

张家界的大“烤”答卷

2022-09-06 16:24:02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全媒体记者 王芳

    7月以来,我市遭遇罕见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降雨异常偏少、蒸发异常偏多、气温异常偏高、来水严重偏少,多项气象指标突破历史极值!

    山塘干涸,溪沟断流,田地龟裂,庄稼枯黄……全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重度干旱、局部地区特旱。

    面对重大旱情和灾情,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率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打响了一场战高温、斗旱情、保安全的抗旱救灾减灾人民战争。

    灾情就是命令。党委政府坚决扛牢责任,就是扛起人民群众的信任和信心

    行动早、见事快。7月上旬开始,我市便进行多轮会商,分析研判汛旱情发展趋势,进行有关预案修编。7月7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关于统筹做好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坚持防汛救灾和抗旱减灾工作两手抓,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抓好蓄水保水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然而,今年的旱情发展让人始料不及。持续的高温干旱,导致我市四个区县均发生严重旱情。据张家界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重大旱情专报》:截至8月30日,全市累计有17 条溪沟断流,723口山塘干涸,28座小型水库至死库容运行;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67.5810万亩。

    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旱情发展,要求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救大灾”,牢牢坚守人饮安全底线,最大限度保障粮食安全,全党动员,全民参与,打一场抗旱救灾减灾人民战争。这一命令,被各级各部门牢记于心,成为全市抗旱工作的“行动指南”。

    市防指密集调度抗旱工作,召开抗旱会商调度会8次,累计派出督导组151个。

    8月12日11时,我市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8月18日14时,我市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等级提升至Ⅲ级。

    全市抗旱各项工作节奏紧密、紧张有序。

    8月份,我市承办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进入冲刺阶段,各项工作在全力推进当中。但在8月20日,市委书记刘革安的身影出现在旱情最为严重的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永定区桥头乡熊家逻村等地。他仔细查看灾情,安慰鼓励受灾群众,并要求加强科学调度,有效有力组织抗旱救灾,全面掌握旱情,做好各类预案,切实解决群众难题,努力把旱情对群众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8月1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洪斌带队到永定区调研督导防旱抗旱工作,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详细了解水库蓄水和保灌、人畜饮水安全、农业生产用水保障等情况。

    8月中旬,旱情进一步发展。副市长万东代表市委、市政府发表《万众一心 齐心协力 全力做好我市抗旱减灾工作》署名文章,号召全市上下积极作为,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尽最大努力减少旱灾损失。

    市级干部纷纷深入重灾区、联系点村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各级各部门扛起责任,研判灾情,科学施策,多措并举,真正实现“减灾”目标。

    与旱魔展开“争夺战”。重大旱情面前,张家界人民众志成城

    往年的八九月份正是莓茶采摘高峰期。8月23日,记者来到莓茶的发源地永定区罗塔坪乡。该乡槟榔坪村支部书记郑建成在干旱的莓茶园里查看灾情,用手轻轻一碰,焦黄的莓茶叶子便碎了一地。郑建成告诉记者,槟榔坪有1500多亩莓茶,因为旱灾,目前减产减收在60%以上,然而,旱情还在持续……

    永定区茅岩河镇安坪村30亩中稻因为远离水源,几近绝收。一眼望去,像一大片枯黄的野草。

    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干裂的田地触目惊心。

    ……

    这是记者在我市部分灾区看到的一幕幕景象。

    旱情揪心!高温干旱天气持续一天,损失就加重一天。

    与旱魔的“争夺战”在全市展开!

    水利部门开展“千名水利干部到田间”行动,组织专班编制《张家界市人饮及农作物保灌应急工作方案》,将全市水库抗旱期间应急用水计划精准到了一库一策。截至8月下旬,全市水利系统已派出工作组44批次,累计指导服务87个乡镇779个村组的防旱抗旱工作,解决问题65个,保证供水人数8.86万人,保灌面积近40万亩。

    为保障粮食安全,张家界大型灌区管理局筹集资金101万元,对部分卡脖子建筑物及渠道进行处理。尤其是对协和水库官峪干渠花果峪2处炸裂的倒虹吸管进行抢修,通过四天两晚连续抢修,于8月18日中午正式过水,保障了下游高万、中山村的灌溉任务,有效提升了全市大中型灌区的抗旱能力。

    农业农村部门及时组织技术服务组165名专业技术人员赴各区县指导农业抗灾自救,制定下发《张家界市持续高温天气农业生产应对技术措施》。

    应急管理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统筹防旱抗旱工作,深入受旱一线了解旱情,剖析问题找出破解办法,并每天收集数据、整理信息,编发旱情通报,为全市抗旱科学决策提供保障。同时,加强了对因高温干旱天气引起的森林火灾、溺水等风险的防范,进行全覆盖式宣传,部署好有关工作。

    全市各区县、乡镇、村(社区)因地制宜科学抗旱、高效抗旱,奋起自救。

    慈利县是全省两个特旱地区之一。县委县政府安排300万元的应急抗旱资金,按每个乡镇各10万元的标准拨付到位;带动社会各方力量投入近550万元,建造拦河筑坝11座、打井掏涵56处、敷设管道25km、疏通渠道66.8km;县委组织部从全县党费经费中安排资金26万元,下发到全县26个乡镇支持抗旱救灾;县乡村振兴局多口径安排救助资金15万元,助已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抗旱救灾;县农业局、水利局、烟叶发展中心等部门共下发各型抗旱机具710台套,各乡镇村组共组织移动泵956台套投入到抗旱救灾工作中,有效地缓解了有水源地区农作物灾情。

    旱情发生后,永定区迅速行动起来,用最实的举措,最硬的作风,确保取得最好的抗旱效果。截至8月22日,永定区共投入抗旱劳力4.25万人次,筹集抗旱应急资金1218.4万元。并紧急采购12辆消防水车、130台套抗旱机具、招录28名专职消防员分派到各乡镇街道抗旱救灾,实行“硬核”抗旱。

    桑植县为受灾群众提供暖心服务。对群众购买抗旱农机设备实行“双补贴”,即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县财政同等补贴,下拨专项资金230万元支持群众抗旱救灾。同时组织全县干部群众科学抗旱救灾减灾,抢收农作物,并及时进行受灾情况查勘、定损,推动理赔工作。目前,全县已有6316个农户获理赔。

    武陵源区安排33个后盾单位全部深入到结对帮扶村居指导群众抗旱自救。

    在永定区罗塔坪乡,随处可见村民们守水灌溉莓茶园的情景。抽水机“嗡嗡”作业,一条条白色水带伸向一个个莓茶园。该乡结合实际采取“水泵抽水到田”的措施开展抗旱工作,部分受灾严重的村采取加大水泵等抗旱设备投入力度和调用挖掘机修建临时蓄水池。截至8月底,全乡共使用100多台抽水泵,灌溉了6800多亩莓茶。今年71岁的茶农张启文在烈日下守水灌溉,他说:“只要把苗子保住了,明年就有希望。”

    深山里,钻机轰鸣。永定区茅岩河镇瞿家堡村严格落实“抗大旱、抗长旱”要求,凿山引水,致力长远解决枯水干旱时期群众饮水难题,并已在2处地方成功引出山泉水。

    旱情发生后,桑植县凉水口镇党委、政府迅速成立抗旱应急小分队,组织村民疏通水渠,协调相关部门调集抽水设施,派专人24小时关注灌溉情况。“感谢政府,我可以放心用水了。”生活在该镇李家庄村陈家界组的李慈香老人已经93岁,是一名空巢老人。得知老人家中缺水,该镇安排车辆送去了饮用水。老人看到哗哗的水灌满了水缸,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为减少干旱对村里几千亩农作物的影响,慈利县东岳观镇北平村筹资近百万元,修缮池塘、骨干塘,购买了10万米供水管道,加班加点在5天内全面接通,成功将白洋湾水库的水引流到农业产业基地,基本保障了农业灌溉和村民生活用水。

    在张家界的大地上,广大干部和群众不惧高温,不分白天黑夜,送水、引水、打井、灌溉、抢收、整渠、清沟……以人定胜天的决心,绘制了一幅众志成城抗旱保收的动人画卷。

    危难时刻,党就是群众的依靠、后盾。党旗在抗灾救灾一线高高飘扬,凝聚起夺取胜利的强大力量

    在抗旱任务最艰巨的地方,总有党旗在飘扬;

    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总有党员的身影。

    全市各地充分发挥党组织带头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写好“党建引领+抗旱保民生”文章。

    “汤书记,做好准备,水渠挖好了,马上开始灌水了”“好,可以灌水”……在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海龙村的集体经济100余亩优质稻田内,海龙村支部书记、主任汤明星看到防旱通道开始进水,他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水稻保住了!”连日来,他一直带领村里的党员和群众冒高温抢挖水渠、引水灌溉,总算辛苦没有白费。往年的海龙村,一到旱季就缺水。汤书记总结近年来的经验教训,早在今年5月份就带领村干部四进牛角尖山脚寻找水源,疏通维修管道,彻底解决了5个村民小组300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未雨绸缪的自救,为海龙村赢得了旱期一个多月的自给自足。

    慈利县1261个基层党组织和1.8万名党员全力以赴战斗在抗旱救灾第一线。溪口镇利用微信党员群、组长群、全体村民群招募志愿者,一小时不到就有100余名人员报名。杨柳铺乡形成以村干部、联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农村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抗旱工作小组,深入田间地头,能引则引、能送则送、能提则提,帮助群众抽水抗旱保苗、修缮筑牢水利设施。赵家岗土家族乡通过排查发现银寨村等山顶村民生活用水随时可能中断。8月16日下午,乡党委立即行动,安排车辆为缺水的村民送水。车辆到达现场,银寨村党支部已组织好缺水的村民带好桶等在路口,看着清澈的自来水从车上流进桶里,村民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为了一场“及时雨”,永定区气象局的李玉梅和她的搭档又开始“追云”了,三人小分队,每天24小时轮流值守,望云而动、向天借雨。8月23日下午15时,室外温度39℃,李玉梅和她的小分队已经在教字垭镇的人工增雨作业点蹲守了3个多小时。因为一定要有合适的气象条件才可以作业,晴空万里、云层太薄、云底太高都不行。上一次也就是16日下午,他们守了快6个小时才等到合适的作业条件。为缓解高温旱情,永定区气象局派出3支由党员带头的人工增雨小分队,密切关注天气系统的演变和影响,积极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在8月26日之前、不是很合适作业的情况下,成功人工增雨作业两次,最大降雨量达到6.7毫米。“久旱逢甘霖”让不少群众着实激动了一把。

    风自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位于慈利县东岳观镇东源村,共流转土地1230亩,栽种有棉花、水稻、大豆及蔬菜等农作物。连日来的晴热天气,导致处于灌浆期的水稻极度“缺水”,菜地龟裂,最大裂缝达3厘米,其它农作物叶子开始枯黄、受旱严重。获悉此情况后,辖区内东岳观供电所依托东方红(张家界)共产党员服务队,组织由党员带头的抗旱服务小分队,主动上门服务。40℃的高温下,兵分两路,一路架设电线杆、展放输电导线、接表搭火,另一路安装抽水机、水管铺设。经过7个多小时忙碌,架设完成一条2千米长的400伏直供抗旱专用线路。现场,源源不断的水流让千亩农作物及时得到滋润。

    市应急局党委带领全市应急系统所有党员干部,一直坚守在抗旱救灾工作一线,一次次会商研判、一轮轮督导指导、一场场抗旱调度,“白+黑”“五加二”成为常态,他们就像一个个“零部件”,在市防办的整合下高速、高效运转。“这种特殊时候,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应急人,就应该义无反顾、挺身向前。”市应急局党委书记、局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李耕田说。

    还有许许多多的党员他们坚守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践行初心和使命,为这场抗旱抗灾的胜利而战,他们胸前佩戴的党徽熠熠生辉。

    “看到党旗和党员心里就踏实了。”居住在海拔420米桑植县廖家村镇团结村的村民,在看到饮用水被送进村里后这样说。

    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抗旱救灾的积极性和信心高涨,汇聚起能战胜一切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截至8月30日,全市投入抗灾人力104906人次,出动抽提水设备17410台套,使近30万亩田地获得灌溉,抢收农作物10万余亩,减少经济损失近2亿;出动送水车辆7415车次,送水38767吨,服务群众近7万人次,全市没有一名群众因缺水影响正常生活。

    高温“烤”验,验出真金和底色。我们一定能夺得这场抗旱救灾减灾人民战争的全面胜利。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