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张家界新闻

一个美丽千古的约定

2013-01-25 08:41:31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贵术中 唐湘岳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张家界新闻网1月25日讯  (记者  贵术中  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1月22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袁家界村70多岁的老人张佩卿,跪在父亲的坟前,眼噙老泪,作揖磕头,动情地说:“爹啊,我就要和全村人一起离开这块故土,到别的地方居住了。往后,孙辈们还会来看您,我恐怕是最后一回给您磕头了。” 

        张佩卿老人所说的“和全村人一起离开这块故土”,是指袁家界村村民将全体搬迁。2012年10月9日,袁家界村全体村民自发作出一个约定,所有村民迁出旅游核心景区。163户村民在《关于建设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的决议》上签名,并按下了鲜红的手印。 

        市委书记胡伯俊说,袁家界村全体村民的这个约定,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对于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全国景区移民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样板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旅游,贫困村变成了小康示范村 

        “1991年,我接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集体的存款只有七毛五分钱。”袁家界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辉回忆说:“那时的袁家界村,是全市有名的贫困村。”
     
        袁家界村因其自然环境恶劣,成为历史上躲避战乱、劳动教养的地点。1983年之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仅为百元左右,很多村民住着茅草和玉米秆搭建而成的棚子,大半年时间以杂粮和野菜为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那时,三四十岁的汉子打光棍是正常现象。有一年中秋节,一个大龄小伙子去给山下的准岳父拜节。可是,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买礼物,他灵机一动,在山中摘了半背篓野荔枝。岳父见了,大发雷霆:“这个东西是山上的猴子吃的,你是不是把我当猴耍?”不容分说把半背篓野荔枝扔了出去,这门亲事也告吹了。 

         1984年,袁家界村迎来了第一批游客。从此,村民们开始由给游客提供做向导、挑行李等简单的服务,发展到开餐馆和小旅店等全方位服务,旅游服务渐渐成为全村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也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几乎是一夜之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玉辉自豪地说:“ 2012年,全村旅游总收入1738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8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9万元,一跃成为全市小康示范村。” 

        旅游兴旺,景区保护压力却越来越大 

        “目前,全村村民房屋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163户村民有125户开设了家庭旅馆、餐馆,床位达2500多张,每天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水,给景区保护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村主任陈自国毫不隐瞒地说。 

        尝到了旅游带来甜头的袁家界村民,大肆兴建酒店,到处摆摊设点,使景区出现了城市化倾向。2001年,我市为了保护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对核心景区的建筑物进行了大拆迁。袁家界村被拆除46栋建筑物,面积达24000多平方米。一时间,袁家界村乱搭滥建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百龙天梯的开通,闭塞的袁家界景区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尤其是因电影《阿凡达》采撷袁家界景区的一个镜头产生争议后,前来袁家界景区的游客呈几何数增长。那些原本隐蔽性安置拆迁村民的房屋,被村民公开开发成了家庭旅馆。 

        “在原来的建筑面积基础上,每户家庭旅馆又扩大了建筑面积,少则近100平方米,多则达200多平方米。”村民张国庆说:“看到别人扩建家庭旅馆,大把大把赚钱,我不得不也跟着扩建了家庭旅馆。” 

        “这些家庭旅馆,接待水平参差不齐,旺季时漫天要价,淡季时竞相削价,严重扰乱了价格秩序,损害了旅游景区形象。”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干部龚浩一针见血地说。 

        这样,随着袁家界村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其中的问题和矛盾日渐显现出来,村民在核心景区无序从业的现状与景区保护管理和规划要求不相适应,分户零散经营形成食品卫生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乱搭滥建现象屡禁不止,接待水平和旅游品牌形象不协调等问题和矛盾,不一而足。 

        “这些问题和矛盾,既绕不开,又躲不过,必须加以解决。”陈自国如是说:“可是,我们一时间难以找到突破口。” 

        一个启示,催生一个美丽千古的约定 

        “袁家寨子经营权的成功转让,给了袁家界村民有益的启示,成为全体村民迁出核心景区这一约定的参考案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干部宋志光介绍道。 

        袁家寨子与游客集散地的袁家界广场近在咫尺,住在寨子里的15户村民,曾经经营餐馆、民俗展演等项目。2008年,15户村民以每年108万元的价格,给一家公司转让了袁家寨子的经营权。“我们15户各自经营,每年的总收入不过30万元。”村民熊隆章说:“现在,我们每年的总收入达100多万元,自己不经营,收入又增加了几倍,何乐而不为。” 

        袁家界村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引起了广大村民的注意和关心。袁家界村的明天如何发展?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袁家寨子经营权成功转让的案例,使大家受到启发,大胆作出设想,将全体村民搬迁出去,由一家公司经营全村的旅游服务项目,村民按照股份分红。这样,既保护了世界自然遗产,又不影响村民的收入。 

        2010年至2012年,袁家界村党支部因势利导,组织村民对这个设想进行了几年酝酿、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关于建设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的决议》的约定,大致内容为:全体村民迁出核心景区,对袁家界村旅游服务设施进行提质升级,实行公司统一管理和经营,但是公司必须保证村民现有既得利益不能减少,并逐年有所提高;山下住房由村里统一选址和建设,建房所需费用由村民自己承担;袁家界村的建制不变,隶属关系不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锋,目前正致力于景区移民课题研究,对袁家界村全体村民的这一约定予以高度肯定:“袁家界村全体村民将迁出核心景区,在国内景区移民尚属首例。他们自发签订的《关于建设袁家界旅游生态文明村的决议》,是对大自然的庄严承诺,是一个美丽千古的约定 。”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