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新闻网5月11日讯(记者 周良波)前两天,笔者因患感冒前往朋友开的一家大药房去买药,在涮医保卡的时候,朋友非常惊奇,本人的卡中还有近万元的费用。他说很多持卡人都在用医保卡刷米面油、刷保健品、刷锅碗盆等等。
笔者感到纳闷的是,医保卡咋就“卡”不住购物泛滥呢?前不久《人民日报》刊登了关于《医保卡变购物卡屡禁不止》的文章,披露医保卡确实已经丰富了其“内涵”,多了其“猫腻”,已经开始泛滥了。当医保卡刷出来的不是药品,而是护肤品、洗发水、米面油时,肯定是医保卡“发烧”了,肯定是医保卡吃错“药”了。
深究其因,无外乎于参保人员认识不清,药房药店浑水摸鱼,管理部门监管缺位。医保卡是国家给予市民的福利,如果没用在治病上,损害的无疑是集体利益。
现实中有一些人平时将个人账户用于其它用途,而一旦生病,个人账户上无钱可支,他们就会想办法住院,就会使用医保统筹资金,就会挤占宝贵的医疗资源,就会给整体的医保基金带来风险,就会影响医保制度的平衡运行。
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寅吃卯粮的投机,缺乏有备无患的短视,深深地刺痛了医保卡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拷问着药店和持卡者的道德良知。大乱要大治,大病用猛药。在医保卡泛滥成购物卡的当口应多管齐下,多头并进,“卡”住源头。
要从制度上堵住“药店”变“超市”的管理漏洞。药店只能卖药,否则就是超范围经营。工商管理部门要担起责任,定期不定期地检查、督促,加以处罚。医保管理部门发现药店超范围经营,立即取消其医保定点资格,让无良药店付出高昂成本,让药店得不偿失。同时组建专业的监管稽查队伍,加重药店违规成本。监管形成机制,监管形成常态。
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持卡人明白,医保卡上的钱是用于治病的钱,是保命的钱。不能贪图一时之小惠,而损失一旦生病而无钱可医的大利益。要自律,要坚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