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一个娇滴滴声音的电话,说我的一篇五千字的文章被专家们评定为特等奖,奖金四万元,但需给评奖单位汇去八千元的所得税才能给我颁发全部奖金。如此小儿科般的低级骗术,当然不难揭穿。不过,讥讽行骗的“娇滴滴”声音后,我倒是想到这个特等奖假若是真的多好啊。
由此,联想到那位名叫赵锡永的男子,两年多来曾以“国务院研究室司长、副部级巡视员”的身份在湖南、云南等地调研、考察、讲课,所到之处备受礼遇,地方官员寸步不离陪同,宾馆酒店美味佳肴接待,还有一些企业老总点头哈腰请求支持,甚至被聘为政府经济顾问。无独有偶,南方新闻网又披露:自称是“科技部重大科技专项办处长葛守江”的男子,也在山西、吉林等地视察企业、考察项目,而且同样有地方官员前呼后拥地陪同。
3月8日,国务院研究室行文证伪,揭穿赵锡永的假身份后,热情接待、主动陪同的一些地方官员尽管感到上当受骗有失体面,可还是自撑面子地表示“没有遭受什么损失”。
什么是损失?也许没有人因此摘官帽,没有因此丧失个人的巨额资财,算不得损失。至于被骗者声誉扫地,地方政府诚信度丧失,在这些人看来与“损失”是不搭边的!其实,赵锡永每到一处的“表演”,并非如他所说“只想实实在在 做一些事”,无论是到企业考察,还是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调研,乃至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由赵锡永进行“经济形势分析”,都是需要银两来维持的。超锡承有着“司长、副部级巡视员”的身份,理所当然不会自掏腰包。于是,“没有损失”的地方官员和企业老总,上当受骗吃了哑巴亏,还必须像呛了石灰的稻田泥鳅一样把头昂起。
上当受骗并非不可思议,也不必瞠目结舌。不要以为果戈理的《钦差大臣》只是文学艺术的夸张手法,不论是过去还是当下,只要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地存在,只要权力异化成无所不能的魔杖,各种多样的行骗术就会演绎于世间万象。记得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有部话剧《假若我是真的》,说的是一位玩世不恭的青年以高干子女、现役军人的假身份行骗,不仅骗得了钱财、骗得了职位,还骗得了爱情。事情被揭露后,法庭上,这个青年在承认自己犯罪事实的同时,反问法官“假若我是真的,即使我骗得了这些,我会站在这里接受审判吗?”
倘若赵锡永真的是司长、是副部长巡视员,假若他的假身份至今还没被揭穿,也许此时此刻赵锡永正被地方官员、企业老总捧若真正的“钦差大人”,送钱财于暗室、送美女于怀抱,鞍前马后陪同考察。江湖上骗术万千,但万变不离其宗,能勾起受骗者的贪念是最有效最核心的伎俩。如果没有跑官要官的司空见惯,没有民生工程所需建设资金焦急等待的屡见不鲜,没有项目进“笼子”才有的资金配套,没有领导视察后的重点支持,没有上面无人办不成事的苦涩经历,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立竿见影效果,谁又会待见你什么赵锡永、葛守江?哪怕你真的是司长是副部级巡视员,是什么处长!
无欲则刚。人不崇拜权势、不贪钱财,不企希朝中有人好办事,恐怕鬼都不敢近身,哪还有骗子的栖身之地?行骗者固然可憎可恨,但是,已经咽下苦果的被骗者是否也应反省乃至收敛自己的旺盛贪念?不然,假若真的司长、副部级巡视员,真的处长亲临考察调研,恐怕就难得“没有遭受损失”的如此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