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一段实拍延安城管暴力执法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视频显示,一名城管双脚跳起猛踩一名男子头部,致其重伤住院。目前,涉事的城管人员已被停职,延安警方也成立专案组,对此案进行调查核实。而就在前不久,广州市28岁的城管协管员温一明遭小贩围攻,被剥衣掐脖。
一边是城管打人,引发市民的严厉谴责。一边是城管被商贩追打,行政执法主体人身安全受威胁。两起负面典型案例,再次将城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禁思索,“城管”道路到底该如何走?“绝处”如何“逢生”?
实事求是地说,从事“城管”工作非常之难。一则,在中国现行的体制机制下,但凡与城市有关的事务,都可能与城管沾得上边,于是,他们成了城市管理的“万金油”、“排头兵”。领导、市民们寄望于通过城管部门的努力,让城市干净有序,然而城市中普遍存在的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仅凭城管一家之力,就能让城市脱胎换骨?
其二,城管组织运行困难重重。一方面,城管工作岗位责任重、压力大,而城管队伍薄弱,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执法力量简单。另一方面,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国家尚未出台专门的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城管部门现在的执法依据往往是一些地方性政策、规定,或者是“借法执法”。执法主体不明晰,执法依据不足,致使简单、粗暴等不文明执法屡屡发生。
其三,新时期社会矛盾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征地失地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又缺乏一技之长,迫于生活的压力,为了求生,他们开设路边店、马路摊,渴求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城市寻得一块立足之地。然而,城管的工作职责注定了与他们是一对“天敌”。谁曾想过,若农民的社会保障能保证,生活就业路子能拓宽,大街小巷还会有那么多游走商贩?
城管面临现实的两难困境,但“城管”的存在无疑是必要的。地处绝地,更要重生。城管部门在加强自身建设,苦练内功,文明、规范执法,重树形象的同时,更寄望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的顶层设计,期待法律法规更完备,体制机制更健全,城乡发展更同步,社会保障更到位。此外,还希望市民给予城市管理工作更大的关心和帮助,积极行动起来,尽己之力,讲文明、弃陋习、树新风,共同构筑美丽、舒适新城市。(吴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