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在安全便道上行走,图中悬挂在峭壁上的两架木质梯子即为“天梯”。记者 邵颖 摄
7月12日,今年70岁的村民杨丁香和小孙女行走在新修建的安全便道上。
张家界新闻网7月15日讯 (记者 沈丽娜 丁莉文)再见“天梯”,已是一个半月之后。
7月12日,与苦竹坪乡干部王川、黄道波一道,记者从秀丽的黄连台峡谷出发,沿溪沟而进,再次踏上了前往张家湾村的“天梯路”。与前一次不同的是,乱石嶙峋的溪沟中已清理出了一条便道,多处用水泥浆填实抬高,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湿滑难行。
沿着曲折的溪沟和山路蜿蜒而上约3公里,近70米高的悬崖绝壁映入眼帘,两架“天梯”依然矗立其间,十分扎眼。
张家湾村位于桑植县苦竹坪乡西北部,全村7个村民小组115户398人,其中四个村民小组30多户140人,距离苦竹坪乡政府有三个多小时的山路路程,这两架“天梯”便是四个组村民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由村民用木头自制而成,分两级驾在悬崖上,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而今,与以往有些不同的是,“天梯”旁已赫然多出了一条宽约2.5米的人行便道。平均坡度约30度,路外浆砌高约半米的护墙和防护栏,行走于宽敞的便道之上,再也没有攀越“天梯”的畏惧之感,两分钟就能轻松穿过悬崖登顶。
王川告诉记者,早在今年3月初,桑植县便决定为张家湾村修建便道。5月26日,市委书记杨光荣,市委副书记、市长许显辉深入张家湾村实地调研,要求尽快修通悬崖便道,保证村民的出行安全。这几个月里,苦竹坪乡政府将“天梯”改道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多方筹措资金,组织人力物力,勘查选定路线,炸山石、凿山路,历时40天,终于在悬崖上开凿出一条长120米、宽2.5米的安全便道。目前,这条便道已基本修建完工,只差最后一道工序——浆砌台阶了。
“如果不是修通了这条便道,我这辈子都没法再下山了。”在便道上,记者遇见了七旬老人杨丁香。在便道修通后,已经24年没有下过山的她,终于又见了回“世面”。这天是乡里的集市,老人背着背篓下山赶集,满是皱纹的脸上难掩兴奋和激动。“爬了一辈子天梯了,没想到,在我的有生之年,还能有走下山的一天……”
“大人们背东西下山方便多了,孩子们再也不用攀爬‘天梯’上下学了。”和杨丁香老人一同下山买日用品的15岁学生余启运兴奋的语气中略带惆怅,“要是阿黄(余启运家的狗)还在就好了,它跟着我们爬了那么多年的‘天梯’,要是它在,不知道有多高兴了。”
“目前,县交通局正在进行全村便道改造设计和预算。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设计情况进行便道改造。”王川说,“届时,张家湾的村民将彻底告别“天梯”,告别出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