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新闻网8月19日讯 (记者 贵术中 光明日报记者 唐湘岳)近日,记者对张家界市永定区、桑植县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古丈县的麻风病康复者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
现状:后顾无忧 逐渐康复
酷暑时节,永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又一次来到麻风村,给这些麻风病康复者送来了食品和药品。
“永定区麻风村17名麻风病康复者,不同程度身体畸残,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了。”永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防科科长覃锐介绍,这些麻风病康复者没有经济来源,靠民政部门提供的生活费过日子,日常生活用品均由永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代购后送上门。此外,每年春节期间,每位麻风病康复者还可得到相关部门发放的生活费及慰问金2900元。
“桑植县麻风村是由所在地的乡政府管理,卫生部门负责提供医疗服务。”桑植县皮肤病防治所副所长龚光立告诉记者,桑植县麻风村目前仅剩下2名麻风病康复者。他们都是60多岁的老人,享受每人每月270元的低保金,医务人员定期上门给他们检查身体。他们喂养了蜜蜂,蜂蜜出售后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其中一个轻度身体畸残者还种了几亩地,以改善生活。
古丈县皮肤病防治所所长鲁黎明说,古丈县将600亩山地栽种油茶林,所得收入用于麻风村维修等开支。麻风村现有5名70岁以上麻风病康复者,国家给他们每人每年发放7000元左右的资金和其他物资,能够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
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行驶,在几排漂亮的楼房前停下。永顺县皮肤病防治所所长王景对记者说,这是湘西州建设的麻风村,里面所住的27个麻风病康复者每人每月享受300元低保金待遇,属于城镇低保最高的A类标准。同时,他们的医疗费由国家全额报销。
难题:谈麻色变 歧视犹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走访的几个麻风村,除了湘西州的是2008年兴建的花园式建筑外,其余的房屋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的。半个世纪的风雨剥蚀,那些房屋已经破旧不堪。几个麻风村面临同样的问题--破损房屋是否重新修建?建设资金从哪里来?记者了解到,对代管麻风村的永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古丈县皮肤病防治所,区县财政每年投入的防治麻风病经费仅2万元左右,只能勉强维持正常开支,没有财力建房。负责管理桑植县麻风村的所在地乡政府,财力也捉襟见肘。而最为关键的是,除了湘西州麻风病院村,其他麻风村没有新的入住者,随着麻风病康复者的自然死亡,还有没有必要新建麻风村?
虽然麻风村的麻风病康复者生活条件简陋,但是衣食无忧,而那些散居社会上的麻风病康复者,日子则过得非常艰难。“生活困难倒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受到歧视。”一位麻风病防治人员说,“我知道那些麻风病康复者体内已经没有麻风杆菌,但是和他们一起生活,心里确实有一种压抑感。”医务人员尚且如此,社会上的人谈麻色变就不奇怪了。永顺县皮肤病防治所社防科科长许生建说:“我们观察的结果是,社会上一旦知道某人患过麻风病,所有的人就会立即中断与这个人的来往,使其陷入孤立的境地。”古丈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民说:“尤其是给麻风病现症者送药,就像是做'特务工作',需要秘密进行。”
“其实,麻风病现症者只要服药一个星期,就会停止传染;服药半年或者两年,就会痊愈。麻风病康复者和正常人一样,不会传染麻风病。”桑植县皮肤病防治所副所长谷晓明说:“对防治麻风病的认识和宣传不够,是导致人们谈麻色变的主要原因。”
建议:及时发现 多方救助
2011年,我国出台了《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年)》,提出在10年时间内,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作为湖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主要区域的湘西州和张家界市,任重而道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麻风病防治协会会长张国成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专业人员的不懈努力,全国范围内麻风病的流行基本得到控制。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地区麻风病死灰复燃,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地方政府要加大投入,建立防治麻风病专业机构,组织专门人员进行麻风病防治工作。
湖南省麻风病防治协会秘书长魏中和说,培训普查麻风病的医生非常重要。防治麻风病工作最大的难点是不能及时发现病人,特别是有的病人被长期误诊,既给社会带来危害,又使病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留下了后遗症。
永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侯启年建议,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完善麻风村的建设。湘西州、张家界市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上、语言上存在着巨大差异,把他们集中到某一个麻风村生活显然不现实,有关部门应对重点地区的麻风村进行改建或扩建,建设中小型麻风村。同时,加大对麻风村外散居的麻风病人的关怀救助力度,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畸残病人开展医疗救助。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上的人能够了解到:麻风病可防可控,麻风病康复者不会传染麻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