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新闻网9月9日讯 (记者 黎小湘)8月下旬,记者来到武陵源区中湖乡鱼泉峪村,站在该村的山岗上,放眼望去,蔚蓝的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稻浪,微风吹送着已经熟透了稻谷的香味,沁人心脾,三三两两的村民们正在田间地头忙碌着。就在这生态优良之地,盛产“鱼泉贡米”。相传元朝时,一土司巡游时吃了鱼泉村的米饭,盛赞其香甜可口,几天后仍感口中留有余香,遂进贡给皇宫,成为御用珍品,“鱼泉贡米”因此名扬天下。
大米卖出猪肉价
一条蜿蜒的白马溪,一脉秀丽的白马山,林木茂密,溪水潺潺的鱼泉峪好似一处世外桃源。记者走进秋收的稻田里,与当地的农民聊了起来,“今年大约可以收获3000多公斤稻谷,村里会对农户的稻谷进行统一收购再加工,经过包装加工的‘鱼泉贡米’可以卖10多元钱/斤,光种稻谷一年可以赚5万多元。”正忙着收割稻谷的村民周绪棕放下了手中的活儿,边擦着脸上的汗边告诉记者,“这些‘金贵’的贡米运到大城市里,一斤要卖上20元,比猪肉都卖得贵呢,我可都舍不得留给自己吃了!”
“精选优质品种,全程不用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绝对绿色健康无污染。”周绪棕一语道破大米卖出高价的秘密。周绪棕说,一个月前,鱼泉峪村的绿色大米经过了专门机构检测,获得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全市第二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大米品牌,“货真,当然值这个价!”
村支书“算”经济账
与周绪棕道别后,48岁的村支书周怀富带着记者爬上山岗,指着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说,村里的900亩稻田若种普通大米,一年可收90万斤以上,而种绿色大米,一年最多只能收70万斤。
“那这样不是亏了吗?”记者问道。
周怀富爽朗地笑了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大米一斤只卖2-3元,绿色大米一斤至少能卖10多元,你说亏不亏?”“种绿色大米不但能赚钱,还能保护土壤,有利于生物多样化!”周怀富告诉记者,鱼泉峪村的鱼泉贡米久负盛名,但一直没有机会专门开发经营。守着老祖宗留下的“金招牌”,却没能变成“金元宝”。从1998年到2011年间,一直处于散乱种植,规模不大的状态,没有实行标准化的生产,更没有无公害食品、绿色、有机食品的概念。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近年才有所改观。2012年,市农业局组建专家团队,以鱼泉峪村支部组建的鱼泉峪贡米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利用该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鱼泉峪贡米品牌优势,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按“五统一”,即统一品种布局、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绿色防控病虫、统一加工品牌销售组织生产绿色优质稻。这年,农民种植绿色优质稻亩产值达2450元,比种植一般杂交稻亩增值800-1000元,合作社加工成“鱼泉贡米”销售,每亩增值240元,全村种植绿色优质稻农民增收28万元,村合作社盈利7.2万元。
“稻田里放养麻鸭,鸭子在田间吃害虫,鸭粪直接成为肥料,是真正的绿色循环农业模式。”村支书老周的帐还没算完,“散养麻鸭是不喂饲料的,到中秋节就可以上市,这鸭子可都是抢手货,也是一笔大收入!”
农业专家推绿色标准化生产
“我市山好、水好、生态环境好,是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绝佳地方,我们只要按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准组织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就能显著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市农业局专家组的首席专家覃政国告诉记者。
目前,鱼泉峪村不但将大米卖出了肉价钱,带富了该村村民,还带动了周边的印家山、三家峪、抗金岩等3个村的百姓也争相种植绿色优质稻,预计今年绿色优质稻亩产350-400公斤,总产180万公斤,可为本市及外地市场提供绿色优质大米90万公斤,实现经济效益3600万元。农民们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推行科学种田,开展绿色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带来的双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