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张家界新闻

“马后炮”可作“催马鞭”

2013-09-11 10:05:48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何绍群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今天打的花了二十多块,这路上堵得……没法说。” 

        “可不是,昨天上街在澧水桥上堵了差不多半小时,回来时心想走观音桥会好一些,不曾想那边也一样。” 

        “原来不就是半边半边修的吗?” 

        这两天在办公室净听同事们说“五路改造”及其对生活的影响了。作为市民,大家对政府的每一举措、对市面上发生的点点滴滴热情依旧,甚至有市民早上的问候语都改了,不问“吃了吗?吃什么了?”,而问“今天堵了吗?堵哪儿了?”。 

        有埋怨,也有些愤激。但更多的是理解。许多市民还拿“四路”建设时的工作、生活不便,到竣工后出行的十分顺畅,来表达对城市“阵痛”的容忍与期待。只是,职能部门切不可当市民的意见或牢骚为“马后炮”,以为于事无补。城市建设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几年一个周期,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在“彼时彼地实施彼工程”时面对现在的一切。境况或有不同,情形大同小异。在实施类似工程时,我们有必要前思后想,周到设计,把工程对市民生活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比如说封路后的市民出行问题,应尽可能从方便市民出行的角度着想,能单边施工的就单边施工,能夜间进行的就在夜间进行。错峰交叉,保障通畅,相信我们在实施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时对此已有充分的考量。比如说设施配套问题,改造道路不仅仅是铺设沥青路面,还需同时配套完善雨水、污水排放设施和各类管线、人行道、绿化等工程,能否做到“水、气、电、弱电一并到位,能下地的下地,能迁移的迁移”?张家界建设二十多年,我们见多了“今天铺好明天挖”、“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愿从今以后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又比如说人文传承和环境影响问题,一条路及其周边的建筑、树木等,不管它存在的时间长短,总归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印记。这样的东西是值得留存的;这样的印记,尤其是那些关于一个时代的美好印记,理应在我们的改造中得到尊重和保护。因为一个城市的历史,本就由这许多片段的记忆汇集而成。 

        一切意见和牢骚都不是“马后炮”。它是“催马鞭”,激励前行,催人奋进。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