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张家界新闻

卓儒年:一心为民的"女当家"

——记慈利县通津铺镇后溪峪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卓儒年

2013-11-05 09:13:20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汪洁 李伊芳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1999年,卓儒年高票当选为慈利县通津铺镇后溪峪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此后整整十四年,她带领村支两委使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通津铺镇的先进村、富裕村,她所在的党支部也多次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修建致富路 搭建便民桥
     
      十二年前,卓儒年初上任时,后溪峪居委会还是一个贫穷的后进村,“三山两溪一条河,废坡烂地石子多”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村上没有村部,村集体经济没有收入,还有几万元的债务。面对这样的烂摊子,个别村民不服气地议论:“咱村没人了?找个女的当支书!能搞好吗?”面对这些非议,卓儒年也曾打过退堂鼓,然而,想起镇领导鼓励的话语和群众期盼的眼神,一股不服输的念头涌上心头,她暗下决心:我不信干不出个样来!
     
      “要想富,先修路。”卓儒年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搭桥。后溪峪居委会辖区多山涧溪流,老百姓出行都是肩挑背负,恶劣的交通环境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卓儒年多次到县、市相关部门找领导、跑项目、要资金。2005年春节前夕,人们都忙着采购年货,卓儒年却仍在外筹资,大有筹不到资金就不回家过年的劲头。在她的努力下,修路的资金终于到位了。回到村里,卓儒年俨然成了“包工头”,瘦弱的她像男人一样挽起裤管、捋起袖子,带领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工地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留下了她的脚印。2007年后溪峪居委会修通了简易组道,2010年实现了组道全面硬化。运货的大卡车开进了后溪峪,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为解决过河的困难,2010年,争取中华慈善基金会资金5万元、自筹资金13万元,在后溪、磊台、庙垭组交界处建成了一座长30米的便民溪桥。后溪组的王老太感慨万千:“我活了八十几岁,现在终于可以安安心心从桥上过河了。卓妹子为老百姓办成了一件大好事。”
     
        一年一脚印 建设新农村
     
      由于历史原因,后溪峪居委会的电力线路老化严重,供电质量差,稍有刮风下雨便会大面积停电,家用电器基本无法正常使用,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2002年,卓儒年把农网改造项目列入村支两委为民办实事日程,在全镇率先开展农网改造工程。施工期间,卓儒年带领村干部与工人们一起抬杆子、拉线子,不分白天黑夜在工地上操劳,在大家的努力下,昔日摇摇欲坠的木电杆换成了崭新的水泥杆,家家户户用上了打米机。黑洞组的刘大伯一边打谷子,一边说:“电网改造前,电力不足,打米机成了摆设,白天根本就带不起。现在好了,打米机、空调、电火炉都可以用了。”通过农网改造,后溪峪居委会325余户、1150余村民都用上了便宜、安全的电力,既减轻了农民经济负担,又进一步优化了发展环境,为广大群众搭起了一条致富之路。
     
      2003年,争取县能源办农村沼气项目,新建沼气池84个,完成“一池三改”。2004年,修水池、打水井,解决人畜饮水问题。2005年,开展农村垃圾治理,修建卫生池10个,集镇垃圾两天一清扫,三天一清运,彻底告别了“垃圾堆成山,苍蝇到处飞”的环境。
     
      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是卓儒年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事实证明,她也用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路桥修好后,她及时转变工作重心,沉下心来求发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发展上做文章,积极扶持村民兴办企业。短短几年时间,村里不仅偿还了外债,还建成了高标准的村部,三山加油站、页岩砖厂、慈利县振兴建材总厂、张家界华通粮油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优秀企业相继建成,事业蒸蒸日上。
     
      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群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走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