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培育发展是桑植县农村工作的核心,也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桑植县委、县政府围绕“产业扶贫、工业兴县、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农业产业化建设呈现出基地规模增大、链条逐渐延长、竞争力和带动力同步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
目前,全县大鲵驯养繁殖量达到40万尾,其中今年新增5万尾;烟叶完成种植5.13万亩,产烟12.8万多担,实现产值1.7亿元、税收3300万元;蔬菜产业,今年完成规模化商品蔬菜种植2.45万亩,蔬菜总产量7.2万吨,完成新扩蔬菜基地面积2500亩;茶叶种植总面积2.3万亩,其中今年新建标准茶园5000亩;油茶种植面积7.48万亩、改造油茶2.57万亩,全县油茶面积达10.05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5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2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12家。烟叶、蔬菜、大鲵等几大主导产业,基本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初步形成了有主导产业、有商品基地、有龙头企业、有营销网络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全市农业产业化提质升级“523行动”总体部署,桑植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通过了《实施赶超行动,同步建成小康——确保2020年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坚持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基本原则, “稳步发展烟叶、巩固提高油茶、优化提质茶叶、重点突破大鲵和蔬菜”的发展战略。并迅速组织全县乡镇党委书记、涉农部门和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赴外地考察学习,结合桑植产业实际开展调研和座谈,完善出台了推进全县大鲵、蔬菜两大产业的五年行动计划。全县上下一心一意,加大工作力度,出台工作措施。
——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创新流转机制,规范流转行为,把土地资源向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提高土地种植效益,带动群众发展。
——整合资金整片推进。围绕大鲵、蔬菜等产业发展适宜区域建设需要,科学规划,集中投入,板块推进,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产业发展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片区良性自我发展。2014年将整合涉农资金1.3亿元,板块推进西莲乡、白石乡及蹇家坡乡、细砂坪乡、八大公山乡两个片区5个乡42个高寒山区村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实行“部门组团”扶贫,把5个高寒山区乡打造成为1万亩蔬菜基地、1万亩茶叶基地、5万担烟叶基地、5万亩林业经济带。同时,连片推进城市近郊10个乡镇的产业发展。
——发展壮大各类市场主体。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扶持港越肉食、金鲵生物、九天食品、永丰蔬菜等一批企业做大做强,争取5年内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0家以上,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50个。四是实施品牌战略。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争取5年内大鲵、蔬菜、油茶、茶叶等几大产业各创建一批省级名优品牌。
今后几年,桑植县将在巩固提升烟叶、茶叶、油茶等主导产业的同时,突出抓好大鲵及蔬菜产业发展。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实现野生大鲵资源蓄积量达到5万尾,商品大鲵养殖量达到100万尾,大鲵综合年产值达到20亿元,其中大鲵销售收入达10亿元,大鲵加工业和关联产业产值达10亿元。同时加大大鲵生态养殖及精深加工科技攻坚力度,将桑植县建成为大鲵种质资源中心、中国大鲵产品加工中心和中国大鲵研究中心。蔬菜产业立足梯带气候条件,围绕高山蔬菜、城镇蔬菜、加工蔬菜三个重点,着力抓好2个蔬菜产业带(陈家河万亩加工脱水蔬菜带和洪家关速冻保鲜蔬菜产业带)、1个蔬菜产业片(白石万亩高山蔬菜产业片)、2个蔬菜示范园(南岔千亩蔬菜产业示范园和凉水口千亩加工丝瓜产业示范园)建设,确保2017年建成8万亩蔬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