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桃花盛开的时节,和朋友相约去慈利县江垭镇官桥村,目睹了满山满岭的三百亩桃花尽情绽放,还有那远近闻名的南洋书院。官桥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在游人面前,官桥孝廉的故事也世世代代被人传颂着。
在官桥村停车场下车后,从左边村道一直往山上走,半个多小时后便可到达桃花岭山腰。漫山遍野是桃树,桃花岭的命名也因此而来。从三月中旬起,村里桃花陆续绽放,市民游客纷至沓来。2017官桥首届乡村旅游传统文化艺术节举办当天,近万名市民游客汇集在这里,共赴一场桃花的盛会。
粉红的桃花将整个桃花岭装扮成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与金黄的油菜花、翠绿的柳树一起,争艳着这个春天。不论走到哪里,桃树下都有游人拍照合影、赏花嬉戏。
与美丽的桃花相映衬的,还有村里那排列整齐风格统一的民居,小青瓦、翘檐屋角,房前屋后粉刷颜色一致,美丽乡村极具土家特色。
然而最让村民自豪的,是官桥的历史文化。在村部附近有一亭台,上书“官桥”二字,村干部杜修贵告诉记者,官桥因明朝初期监元宰相杜世寿而闻名,南洋书院前的石碑上《官桥赋》也有记录。杜世寿是当地人,饱读书经,志存高远,因母亲重病卧床三年,杜世寿夫妇日夜服侍,四处寻药,祈求上苍保佑母亲早日康复。神灵被其感动,托梦告诉杜世寿:“救母妙药,唯儿股肉。”杜世寿醒来之后,连忙割下大腿上的肉熬汤给母亲喝下,他的母亲之后很快恢复了健康。大学士杨周知道这件事情后,向朝廷举荐杜世寿,君主大悦,御赐纯孝金匾,诰封监元宰相,在其故里一里之溪建造三座拱桥(民称“官桥”,村因此得名),并置“上马屯”“下马屯”,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好不显耀。
杜世寿之父清公因武功出众而被封为大将军,其爱兵如子,在征途中,为士兵试饮井水,浑身发黑,中毒身亡。军民感念杜清将军,在其家乡建造了南洋寺,立其塑像(俗名“黑公公”)为神位,四时香火,昭德彰义。
解放前,官桥游击队曾在这里成立,南北大侠杜心五幼时在这里读书习武,解放时成立了官桥政府革命老区。
2009年,官桥村民改迁南洋寺,修建了南洋书院。书院占地43亩,由九栋楼房组成,从幼儿小班到小学六年级共开设了九个班,从三年级起学生在学校住宿,可容纳400多名学生就读。书院为仿古建筑,气势壮观,绿树掩映,鸟儿啼叫声与朗朗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成为官桥最动人的音乐。
官桥村因山就势修建了两条清官路,将附近村庄紧密相连。来到官桥,春可赏花,夏可避暑,秋可品尝各类水果,冬可聆听村里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