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车站附近,遇见二师兄“八戒”,意料之中,又似意料之外。“八戒”是一家客栈的名字,在张家界说起客栈,不得不提起它。2009年,八戒第一家店八戒青年旅舍在大庸府城诞生。当时,可以称为客栈的,全市也就一两家。这些年,八戒一直在扩展事业版图,也在尝试新的东西。
大庸府城一店为青年旅舍,接待对象以年轻人、驴友为主。后客栈文化兴起,不少人纷纷开始尝鲜似地往客栈里钻。这些后来者在硬件投入上诚意十足,甚至出现了打着轻奢旗号的客栈。而八戒却一直在青旅领域稳稳地扎根,先后把青旅开到了武陵源山上,凤凰的沱江边上,以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韶山。随后,同样是在大庸府城,八戒做了一次小尝试,与八戒青旅对望而建的八戒人文客栈,偏重商务旅客,品味和档次略高一筹。因为定位准,根据消费人群调整了公共区域布局和客房的感受,搭着“八戒”积淀下来的口碑和销售渠道,人文客栈转型可谓成功。正在筹备的火车站店,“前脸”已基本成型,其定位虽然也是青旅的概念,但风格却和大庸府城店的古香古色大相径庭,偏现代、偏酒店,更小资、人文一些。这个变脸,让记者有些意外。
“一个客栈的形象定位,就好像一个人的风格。我觉得很正常,穿了太多西装革履,突然换了休闲装而已。”八戒的合伙人之一、青旅的管理者蒋涛说:“外在的表象不是最重要的,而是青旅核心的价值没有变。”
什么是青旅最核心的文化?蒋涛认为有三点。一是入住对象主要是年轻人,喜欢背包旅行,喜欢穷游,喜欢疯狂地说走就走;二是就消费来说基本是经济型,卖床位而不是卖房间,选择住青旅就可能要和陌生人拼房住;三是有更多的公共空间,住店客人可以在此讲故事,听故事,甚至一起创造故事。
对于这三点,记者感受很深。2012年偶然一次机会,我和朋友在府城八戒的天台喝过一次茶,就喜欢上了八戒和青旅这种住宿风格。乘着凉风,伴着府城楼下热闹的霓虹,和一群天南海北的朋友谈天说地,那种自在感犹在脑海。
在那里,一群为游客服务的“二师兄”们都很单纯、热情、质朴,让每一位客人觉得亲切和放松。那里,不仅是旅行中一个住的场所,它的共享性也决定着八戒本身也承担着更多的社交功能。采访中,有几位来自深圳的白领就表示很喜欢青旅的四人间上下铺,和陌生的朋友在此相遇,相识,一起分享旅途中的趣事,让自己想起大学时光珍贵的卧谈会。
火车站的八戒客房还在精心打造,二十多间房都是西游记里经典的名字命名,比如花果山、盘丝洞,十分有趣。贯彻八戒一向轻资产的投资原则,他们接的这个位置,原先是一个商务酒店,房间装修比较酒店化。自比匠人的二师兄们正在各显神通,花心思去改变它,“希望给这种硬的装修增加新元素,让它们软起来,活起来。”
在蒋涛他们的愿望里,新八戒会尽量去“吧台”,让更多人觉得是走进一个舒适的花店、咖啡馆,公共区域提供的设施和氛围让更多人愿意来这里交流和分享,走进客房又像是回到自己的卧室,温馨,舒适。在客房服务部分,新八戒还会打破传统酒店“双标”的概念,继续我行我素地卖床位,卖青旅的共享概念,尽情发挥它的社交属性。他希望,变脸后的新八戒青旅,依旧可以延续之前的好口碑,让客人感受到客栈的用心,主动帮其进行传播。
人生是一场慢旅行,更是一场修行。在“取经”路上,我们只有不断前行,越过艰难险阻,克服重重障碍,才能取得真经。与唐僧和悟空相比,八戒活得如此真实,有欲望,有喜好,有个性,经受过诱惑,考虑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到达西天,取回真经。这大抵就是八戒被喜欢的原因,也是蒋涛等人在用心守护的八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