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新闻

祖辈相传,爽口的坛子菜

2018-03-09 17:04:04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李成义 黄岳云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改良,制作美味可口的坛子菜,让舌尖上的美食寄托对家的思念。”3月5日,慈利县龙潭河镇文高村的村民彭辉宏对记者说,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承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坛子菜制作技艺,让在外务工的张家界人尝到家乡的美味,让游客品味张家界的美食。

    DSC_4772.JPG

    1975年出生的彭辉宏对坛子菜最早的记忆,就是儿时奶奶制作坛子菜的场景。“那时候条件艰苦,奶奶制作的坛子菜就是我们眼中难得的美味。”彭辉宏的回忆里满是对先辈的怀念。文高村一带山地众多,气温宜人,为坛子菜发酵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环境。

    发酵环境好,种植蔬菜的环境更好。记者到来时,这里刚刚下过一场雨,雨后的山村云雾弥漫,空气格外清新。彭辉宏的门前种了十多亩藠头,用来制作坛子菜的其中一种——酸藠头。除此之外,他的产品还囊括了大头菜片、大头菜也、酸豆角、萝卜片等多个品种。大多数原材料是他从周边农户家里收购而来。为了保障原材料的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彭辉宏还和村民达成了协议,杜绝化肥农药,施农家肥。彭辉宏在传统的基础上对制作工艺进行改良,经过选材、洗净、晾干、发酵等工序,耗时一至两个月的时间精心制作,最终才能品尝到美味的坛子菜。

    DSC_4768.JPG

    现在,彭辉宏流转了村民的300多亩土地,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种植自己的原材料。既收购农户的食材,也雇农户帮忙种植,多措并举扩大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这是彭辉宏开发地方特产之外的社会责任担当。

    制作坛子菜,缘起于彭辉宏在外打工的经历。彭辉宏从1993年开始就长期在浙江一带打工,因为习惯了吃家乡的咸菜,更出于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他经常会想办法备一些咸菜带到打工的地方。2013年,彭辉宏突发奇想,自己喜欢吃,其他在外打工的家乡人应该也会喜欢吃的,所以年底回到家后就开始忙活制作坛子菜到外销售的事儿了。

    DSC_4758.JPG

    自己跑业务,自己做营销,不断改进工艺,通过两年多老家外地两头跑的努力,彭辉宏既稳住了客源也发展起了自己的“农湘界”品牌。彭辉宏的产品凭借原生态、传统手工艺制作等特色,一推出去就广受欢迎。

    “湖南农民制作的产品走向世界。”这是彭辉宏对自己品牌内涵的解释,他认为,“张家界”是非常好的平台,可以做很多文章。今后,他希望好好利用“张家界”这一平台,让自己的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

    (记者 李成义 通讯员 黄岳云)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