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新闻

朱镕基总理读过书的地方

2011-05-16 15:13:34  来源:红网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核心导读:老院子位于张家界市城区鸬鹚湾大桥东侧500米处,是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读过书的地方。为清代初期田家老屋始祖田起瑗修建的,也是其玄孙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田奇隽的故居。

      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院子位于湖南张家界市城区永定大道鹭鸶湾大桥东200米,常张高速入口处,距火车站2公里,飞机场5公里,1路、2路、7路、9路公交车直达,交通十分方便,是您张家界的必选。

      老院子始建于清雍正初年,其建筑风格为四井封火墙式土家建筑,融土家园林.土家吊角楼于一体,是典型的毕兹卡(土家族)居民。是整个湘西乃至全国幸存下来,保存最为完好的土家古宅,堪称土家建筑的活化石,被誉为“土家地一宅”。前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这里读书。

      老院子是田氏族人的祖居,田氏先祖田承满在北宋年间,先后出任太保.太傅.太师之职,官居极品,曾以统抚街代朝廷官束湘西诸土司王。老院子末代之一的田奇是新中国的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老院子世代书香,人杰地灵,谱写了一部历史罕见的家族传奇史……

      做客老院子,让您感受大山深处“蛮夷”之地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您讲述八代书香的家族传奇故事,揭示人才辈出,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真谛;老院子拥有罕见镇宅之宝,更有许多未解之迷,儒教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神秘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贯通.是一部破译多元化的教科书;老院子邀请您一起参与土家活动,触摸土家人好客.多情.粗纩.淳朴的情怀,体验纯朴古老的土家习俗;同时,这里聚集了大湘西一带的奇人,为您展示精彩无比的绝技绝活,令您闻所未闻,目不暇接,留恋往返……

      其建筑风格为四合天井式的封火墙土家建筑,是典型的毕兹卡民居。原有160间房子,建筑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因年久失修,现仅保存30间房子,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老院子原名紫荆堂,是张家界老院子旅游文化有限公司及张家界市书画研究院于2003年按AAA级旅游区(点)标准对其进行了通体修缮。目前基本恢复了清代土家族大富豪的生活场景。

      游客来此,既可欣赏书画家的艺术精品,又可品尝正宗的土家美食 。此外,老院子旅游景点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的本土文艺节目,让您尽情领略精彩的土家文化,震撼您的心灵。老院子景点介绍

      老院子

      这栋老屋是一栋四合天井封水墙式的土家族的古民宅,湘鄂渝边区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名门望族之家——田家老院子,也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外表看起来朴实无华,并不打眼,其实它神奇得很,可以说是藏而不露,深隐玄机。

      现在,就请大家跟着我,踏进老院子的门坎,慢慢地用目光去审视,静静地用心灵去感受,共同去探讨这院中深藏的玄机吧!

      紫荆堂

      这栋老屋建于清朝雍正初年,距今天约为三百年,共用了820根椿木,100名工匠花了三年时间才完工,共占地2100平方米,有大小房屋31间,三层堂屋,四个天井,四合围墙,坐北朝南,东西对称,布局严谨,砖木结构,浑然一体。建筑学家认为这栋老屋是土家庭院建筑的经典。

      大家知道,木质结构的房子怕的是火,这么大一栋木房子如何防火呢?当时本地有一位人称活神仙的易经大师名叫易家德的人专门运用易学原理设计了六合网捕雀防火法。事实的确如此,三百年来,这所院子从来没发生过一星半点火灾。堂屋中央挂着一个老人的画像,他就是田家大院的老祖宗、第一代掌门人,也是这所宅院的总设计师——田起瑗,就是这位老人开创了田家的基业,严谨持家,福佑子孙,造就了八代书香门第,八大豪门显户。画像两旁的百字联概述了田氏先人于宋代从四川成都万里桥移居湖南张家界的前因后果,以及田氏族人分脉合流的全过程。

      大家不是很注意一进厅上那块御匾吗?这块匾可有来头啊!清朝咸丰年间,宫中太后身患绝症,无医可治,皇帝急得犹如热锅上的蚂蚁,此时,田起瑗重孙田祚秩正做京官,四品朝议大夫,听到信息后献出了祖传密方,治好了太后的病,咸丰皇帝龙颜大悦,深感田祚秩的母亲秦氏夫人教子有方,御笔题写“宝 含芳”四个大字,以示表彰,并赦封她为四品恭人。当时田祚秩的父亲已经亡故,其母寡居在家,字就是寡妇的意思。这块辉耀门庭的御匾,田氏后人一至保存至今。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拜访老院子第一代掌门人田起瑗——起瑗公。

      本原居

      这间屋子就是起瑗公的书房兼卧室,自清朝到民国,老院子八代掌门人都住在这儿。门首“本原”两个字,就是指创业者和继承家业者。起瑗公秀才出身,生于清朝雍正十年(公元1733年)配婚有黄氏、候氏二位夫人,父亲田三聘,祖父田宏毅均是秀才出身,起瑗公是次子,人称二老爷。起瑗公饱读诗书,通今博古,为人刚直、仁厚,治家严谨,教子有方。老院子就是他四十三岁时建造的,院子大门两边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诗书留后”,下联是“孝悌传家”,就是他亲笔所题,并在院中石碑上刻写有千古留芳的文天祥的正气歌,立在正堂,要求子孙朝诵夕背,这些都反映了他“重文、崇教、载德”的治家理念和处世的人生信条。

      在他训教治理下,田氏八代书香,子侄辈发展成本地声名显赫的八大豪门。大庸有首民谣,专道田氏家族的富贵显赫:“大庸有个田三聘,两个儿子八个孙,八大庄园千担课,四十男丁取功名,银子用仓装,金子用秤称”。人们常说:“一代富,二代穷,三代四代住桥孔”意思是指富贵不过两代,但像田氏家族,富贵八代,人才辈出,这在我国家族史上,却是极为罕见的。(指床)大家不是很注意这张床吗?我就说说这张床吧!这张床叫五滴水福雕花床,全由黄杨木和梨木雕刻而成,是驰名中外的土家族滴水床,名称的由来据说是仿照土家吊脚楼的三层排水屋檐而制作,一般为三层,这张床却有五层,是床中极品,独一无二,可见主人身份的高贵。请大家细细观看,从床檐到床脚,从床柱到四壁,内内外外都雕刻着文房四宝,琴棋书画、生活用品和自然景物,另外还有历史人物、戏剧故事,古代寓言等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大千世界,尽在其中。

      它好似一部人生、历史和哲理的教科书,也是以画面解读生活的警世恒言。土家族人,特别是富贵人家是很看重床的,床不仅仅是睡眠休息之处,也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睡在这张床上,睁开眼睛一看,四时风月,自然万像,人生内容尽在视野之中,它时刻提醒主人要认识生活,懂得生活,珍惜生活,创造生活。田家历代掌门人就是睡在这张床上,做着美梦,释放理想,从而把美梦变为现实,把理想转化为生活的。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床檐正中还雕刻有一个蝙蝠的图案,这个图案联系到一个动人的故事。

      起瑗公在某个冬天的黄昏,在院子前的草地上发现了一只奄奄一息的蝙蝠,心地善良的起瑗公便把这只蝙蝠揣在怀里带回家,每天给它喂猪血吃,蝙蝠养好后又飞回了夜空。有一个夏天的傍晚,田老爷在大厅乘凉,一条三尺寸的巨毒五步蛇滑到起瑗公脚边,抬头张口要咬人时,被突然扑过来的一只蝙蝠撞出一米开外,起瑗公惊醒,知道是蝙蝠救了他。从这以后,起瑗公就把蝙蝠刻在床上,视为救命恩人和田家的保护神。这张床也就叫做五滴水福床。

      龙龟池

      这是一只龙头神龟,可能谁也不会相信,都或许认为这是人工做的水中盆景,不是的。这只龙头龟是修建这口水池时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当时谁也没在意,起瑗公说:“这龙头龟很有灵性,就把它放在水池内吧!龙头龟就这样在池水中静卧了二百三十年,”说来也怪,老院子地势很低,背后又靠澧水河,每年发洪水时,周边的房屋都进了水,就老院子不进水。是不是龙头龟保佑呢?谁也不敢断言。

      有一年,澧州知府来访,看上了这只龙头龟,非要化三千两银子买了去,当时的第三代掌门人起瑗公的孙子昌典公说:“知府大人要我院中其它什么物件,我都乐意奉送,唯独这只龙头龟,是镇宅之宝,是龙王爷送的,没有了它,我这院子早就被大水冲跑了。”龙头龟是不是龙王爷派来为老院子镇洪水的?谁也说不清,但有了它,老院子二百三十年来却是没遭水冲过,雨泡过。

      织房

      这是一台老式织布机,在改革开放前,在全国各地基本上都可以看到。但在化纤代替棉纱的今天,它已经成了稀罕之物。老院子中人的日常穿戴、床上用品大都靠自己纺纱织布,既有女工专织专纺,也有院中女眷亲手劳作。重点介绍这台织绵机吧!土家织锦,土家语叫西兰卡普,汉语称土花布,打花铺盖。西兰是铺盖,卡普是花。土家绵在民间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被面及小孩的窝窝被、脚被、盖裙上,同时也是姑娘陪嫁,定情之物,还用作跳摆手舞的披甲和祭祀用的壁挂。土家姑娘一般九岁左右就随母学织,图案花色由简到繁,到成年之后,常织的花样已经牢记在心,无需兰本。在土家山寨,几乎家家都有织绵机,姑娘们以能织纹样的多少和织制技术、花色乖巧论聪明高低。陪嫁用的花被都需要姑娘自织自缝。

      织锦源于土家族最基本的生产生活。从古到今,对子孙繁衍的重视及对爱情的忠诚专一是民间艺术的表现主题,反映在织棉纹饰中,就是四十八勾,由此引伸变化出一系列勾纹。四十八勾纹呈现多层次的中心扩散状,民俗专家考证为太阳崇拜的反映。土家族先民认为男人代表月亮,女人就是太阳,纹饰层层相扣,有如众人在月夜围着篝火在跳摆手舞。织绵图案大致可分六大类:动物、植物、日常用具、抽象几何纹和天象题材。土家织绵被盖闻名全国,远销海内外,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珍品。姑娘织绵的时候有时还一边唱着歌儿。

      院士馆

      田奇镌是从老院子中走出来的最后一代人,生于1899年,1975年病逝,起瑗公第四代孙。父亲田运厚:举人出身,清末州同;祖父、曾祖父均供职京城,任朝议大夫。大哥田奇瓒,留学日本,曾任北伐军军法处长、省政府参议。三哥田奇局,毕业于黄浦军校,曾任北伐军师长;表兄汤自模:行伍出身,曾任中国革命军军长,陆军上将。

      田奇镌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7年回湖南创办地质研究所,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员,湖南大学矿治系教授,解放前曾率队普查湘西矿产资源。湖南和平解放时,率领地质调查所的员工保护该所,使数万元仪器设备完整的归属人民。1949年被邀请参加开国大典。解放后,任地质部矿产司副司长、总工程师、主持全国矿产资源委员会的工作,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应邀访问苏联,并作“中国震旦系”的学术报告,曾出任援越工作组长,两次访匈牙利,撰写矿产资源论文和地质报告百万余字,专着有《湖南泥盆纪腕足类》,被地质学界誉称为田泥盆,是新中国地质学界卓有成效的权威和领导人之一。晚年曾回家乡考察,预言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可能存在无牙芙蓉恐龙化石,这一预言后经证实完全无误。

      田奇镌一生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为人刚直不阿,性情少语寡言,待人谦和诚恳,恪尽职守,鞠躬尽瘁,卓而不凡。1975年病逝于北京,魂归故里,骨灰撒在澧水河和老院子周围。田奇镌是老院子杰出的人才代表,其后辈子孙大多数从职于科教部门,其中: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学者,专家达十多人。

      自老院子的创业者起瑗公上朔两代、下列五代,“宏、间、起、荣、昌、祚、运、奇”共为八代,经考证共有男丁一百一十五人,其中获取功名者共43人,占37%。虽无达官显贵,但也称得上群星闪烁。其中,文武秀才13人,举人一名,翰林院大学士(相当中科院院士)9人,四品官员二人,四品以下官员十人,女性中皇封恭人三名(相当四品)。

      张家界地处湘西,解放前素称蛮荒之地,经济落后,文化贫穷,应该说与人才的摇篮挨不着边儿,为什么老院子能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才群体呢?这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更是渴望取得“教子经”的众多父母关注的问题,来老院子旅游作客的不少嘉宾也纷纷问到这一问题。在这里,我只能引用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作答,他是这样说的:“老院子的人才只所以能够跳开地域、跨过时空,延续辈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关键的,那就是“崇文、重教、载德”的家庭经营理念,大门两侧的对联:“诗书留后,孝悌传家,这八个字就是佐证”。  土家火坑屋

      这是典型的土家火坑屋,冬天一家人围着火坑可以取暖。梁上可以薰腊肉、腊鸡,平常在火坑上架上铁衬架,放着鼎罐能着饭,架上铁锅可炒菜,平时用铜壶烧开水。这些坛子内是淹的咸菜,缸内泡的是酸菜,都是家中饮食必需的。在湘西山区,一般人家都还保存着火坑屋。

      礼器房

      田家是名门大户,社交礼仪,迎来送往必不可少,更何况还要娶媳嫁女。这两种抬盒和酒担、酒坛是专门用来送礼的。既是礼器,自然要描金贴红,雕花刻朵,显示富有贵气。这件大抬盒是专门用来娶亲嫁女的,共分四层,第一层装子女的生辰八字,第二层放礼单,第三层装金银首饰,第四层放绸缎布料。家大规矩就大,不然别人就要说闲话。

      恐龙陈列室

      这具恐龙化石骨架长三米,重150公斤,无牙,又名无牙恐龙,经鉴定,系古龙亚纲槽牙齿恐龙中一新科新属新种,距今2.1亿年,是后来地球上大量存在的恐龙的祖先,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外古生物考古研究中的空白。

      目前全国仅有两具,都是在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发现的。我们把这具恐龙化石展示给各位嘉宾,是为了纪念田奇镌院士,缅怀他的功绩,是他老人家慧眼识宝,在勘查中准确无误的发现了恐龙的遗迹,并作出了科学的推断,并使这一推断变成了现实。

      老院子民俗表演土家美食特产

      特色美食

      来到张家界,就不得不尝一下当地的美食,土家美食以酸、辣以及腌制食品为主,这里推荐几个超级特色菜:

      石耳炖鸡鸭

      岩耳为长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形似木耳的一种植物,因采摘困难所以极其珍贵,味鲜美,极富营养,与鸡鸭共炖好比人参燕窝。色泽淡黄,闻之香味儒雅却让人不可抗拒,尝之更是口舌生津,有补身健体,美容养颜之功效。此菜自明清开始就是土司每年必献给皇上的供品,据说每年皇帝大宴群臣也必上这道菜,想要尝尝做皇帝的滋味就好好享受这道菜吧。

      泥鳅钻豆腐

      土家菜一绝,先把小泥鳅放在缸里或坛子里,倒清水并放少量的食盐,喂养一夜,等泥鳅吐尽肚子里的泥沙和其他杂质,再用清水冲洗,并将活鲜鲜的泥鳅倒入嫩白豆腐内,让它们乱钻,等把豆腐钻出若干个小眼,再下油锅炖煮,并加上花椒、葱花、味精、生姜末、酱油等。这道菜营养特别丰富,又特别鲜嫩,其味特美,是土家人招待贵客的美味佳肴。

      酸酢鱼

      是土家族及苗族的一种鲜为人知的美食。就是将捕捉到的新鲜小鱼,破肚洗净,裹上米粉(米粉中放少许食盐,调匀),然后放进菜坛内,腌扑3~5天,待有酸味后再挖出来用茶油炸熟,这样色泽金黄,味道又酸又香,十分可口。

      土家三下锅

      说起三下锅,来过张家界的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了三下锅。

      张家界市区三下锅店举步皆有,这里的三下锅菜系选择更为广泛,有专门的豆腐店、肠子店、猪肚店等其中最出名的有凤湾桥头的胡师傅三下锅,凤湾路口的军哥肠子馆,永顺酸菜羊肉馆以及紫舞路红旗宾馆附近的李师傅脆肚店,这四个店在张家界本地真可谓是头等抢手,每天到吃饭的时候都是座无虚席,价位从15~50元/锅不等,好吃实惠,并且上菜之前还有张家界地道的酸萝卜、霉豆腐、酸菜等小吃开胃,在这里你真可以体会到吃得畅快淋漓的感觉。

      还有苦瓜炖鲜鱼,嫩白瓜(小南瓜)炖干牛肉,血豆腐,荷渣,沅古坪腊肉,梆梆肉(石蛙肉),鱼儿辣子,火烧茄子,火烧辣椒配皮蛋等等都是土家独一无二的特色。

      其他风味特色小吃

      野菜类(一般为干菜):野蕨菜、银笋丝、山竹笋、香椿、龙筋菜等。

      鱼类:土家腊鱼、火炕鱼、土家柴火鱼等

      野味类(一般为腊制品):野猪、野兔、土家腊羊肉、天门牛肉、飞狸猫、竹根猪等

      小吃类:葛根条、狝猴桃片、土家炒米、芝麻棒糖等

      糕点类:葛根糕、蕨根糕、莲子糕、百合糕、湘连糕、板栗糕、桂花糕等

      茶叶类:杜仲茶、莓茶、天门云雾茶、苦丁茶、苦瓜露等

      酒类:毕兹卡圣酒、纯米酒、张家界包谷烧、葛根王酒、百根冰酒、灯笼果酒、鬼谷酒、土家醇、湘莲子酒等

      土特产推介

      葛根粉

      与蕨粉(野生)、岩耳一起统称张家界的三宝,是由一种生长在大山深处的植物葛的根部研磨而成,成粉末状。吃的时候先兑少许冷开水,再在锅中兑水煮沸、搅拌,配白糖,顿成晶莹糊壮,尝之顿感丝滑入喉。因为葛难寻,葛根粉便成为了土家人平日用来招待贵客的小吃,它不仅味独特鲜美,而且有褪火清肠的功效,是纯绿色食品的典型代表。在张家界,你随处可看到装在小竹篮里的葛根粉,成白色原球状,约2元~5元/个,不过有的是由番薯粉做成的,所以,购买葛根粉的时候最好请内行帮你鉴别一下哦,也可到正规的超市购买,或许质量会有一定的保证。

      山苍子

      当地人称“辣姜子”和“山胡椒”,是诸多食品的佐料。山苍子可以食鲜子,也可以炸油。当地人喜欢在吃水饺、米粉或者面条时滴上一两滴,便又香又带微辣,吃鲜鱼、鳝鱼、泥鳅类有腥味的食物时,滴上几滴便有一中特有的芳香。不过山苍子特殊的味道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就算喜欢也请切记滴的时候别太多,因为纯正的山苍子油浓度非常大,味也非常浓,一般是米粉1~2滴足够,火锅5~6滴足够。

      团馓

      团馓俗称“糯米馓子”,是苗族、土家族、白族和汉族都爱吃的一种特产。是将地道的土家糯米蒸熟,倒入一种特制的木板做底,围篾做圆圈的模子内,将熟糯米压平并用一种农家栽种的紫果水或食色素在上面画“喜”字等吉祥图案,等冷却后取出来,晒干、储藏,逢年过节时送亲友或是招待贵客,吃时用食物油炸酥,膨胀后比原来的面积大2~3倍,味道香脆可口。现在有的农民也在赶集的时候把团馓拿出卖,是半成品,大概2-3元一斤,经济实惠,又有特色。

      这些特色产品在张家界各街各巷都有卖,较为集中的分别在土家妹土特产专卖以及万佳百货里,并且这两个卖场之间都为一些零星的大大小小的专卖店,驴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好好地购一回了。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