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新闻

湖南浏阳张坊镇 守望千年造纸术(图)

2013-06-09 21:55:39  来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作者:佚名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浸泡蒸过的“麻壳”与“麻丝”需要在水里浸泡,然后清洗除掉杂质。

     

      蒸煮  顶着烈日爬上木围子,将“麻壳”与“麻丝”搅拌捣紧,接下来将开始加热蒸制两次,一次两个小时左右。

     

    取浆将竹帘上“摇水”摇出来的竹纸坯取下,是一个细活。
     

     
      制坯  暗黄色的土砖房内,黄根文正在小作坊中“摇水”,小心翼翼地用竹帘捞出薄薄的竹纤维层,制成纸坯。
     

      摇水  “摇水时竹帘每次要以45度斜入池中,入池要快,出池则要轻挑。”黄根文细心地向记者传授秘诀。
     

    焙纸做好的纸坯像压豆腐干一样榨干水分后再送进烘焙房进行烘焙。
     

      贴纸  黄根文(左)与曾祥金一老一少,在烘焙房里取纸、贴纸,经过焙干,竹纸就制成了。

      灼热的阳光下,耸立着一个架在铁锅上的木围子,33岁的何康明爬上木楼梯,下到还冒着热气的木围子里,查看里面蒸煮的竹丝……2000多年前,湖南人蔡伦造出了世界第一张纸,现在,在浏阳市张坊镇,还有一群手艺人仍沿袭着最古老的工艺,让一张张质软柔黄的竹纸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家里三代造纸的上洪社区主任黄光猛介绍,手工造一张纸前后需半年时间,每年3月底或4月初上山,将还没有分枝的嫩竹砍下,放在原地任其腐烂1月,将竹子截成3米长一段运到山下,挖坑放石灰注水浸3个月。然后将嫩竹剥开,剥下“麻壳”与“麻丝”,将其蒸煮后,放进水泥池中。制纸时,先将“麻壳”与“麻丝”打成纤维浆,然后将纤维浆放在水池里“摇水”,用一个竹帘将纤维浆均匀捞起,取下,焙干,一张纸就制成了。

      暗黄色的土砖房内,散发着竹纸浆的腐烂味道,28岁的黄根文正在“摇水”,“竹帘每次要以45度斜入池中,入池要快,出池则要轻挑。”记者试摇了几次,可捞上来的纸浆不是厚了就是薄了,没有一张合格的。黄根文说他每天从早上5时30分一直摇到下午2时30分,可制出千张纸坯。下午3时,他把纸坯压水后送到烘焙房。烘焙房里,曾祥金贴纸如飞,在分纸的案台上,几叠成品纸放在一边,摸上去又薄又光滑,散发着竹子的清香。

      张坊竹纸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宋元前。曾经做过贡纸,畅销日本。造纸一般是一户一个作坊,男做女焙,每天能做约1000张竹纸。“以前这纸是做文化用纸的,由于透水性强,已经被机器造的吸水能力强的纸取代了。现在竹纸只能做鞭炮。”前几年,浏阳鞭炮用纸量大,造纸人家还过得去,最近两年,电子鞭炮流行,用纸逐渐减少,竹纸开始滞售。“销售不好,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学这个了。”

      “今年做了,明年不知道还能不能做。”说到未来,黄根文有些落寞:希望你们的报道能够帮我们找到新的销路,要不然,不出几年,这里就没有人做竹纸了。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