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弹指一挥间。
行进在又一个五年交替的时空坐标上,回顾和梳理全市经济发展的轨迹和亮点,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五年来,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之大前所未有。
五年来,追赶超越、滚石上山的坚韧前所未有。
蓝图绘就,蹄疾步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追赶超越,争先进位。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2%。均量实现新突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492美元,质量稳步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0年的21.1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5.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7%。需求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7亿元,汽车、旅游、住房、健康等消费比重稳步提升,消费层次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运行跃上新的台阶。
这五年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的五年。
六届市委以来,我市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13:25:62调整为11:24:65。
对于张家界的旅游业,2013年是道重要的分水岭。从2013年起,我市出台“1656行动计划”,提出了“提质张家界、打造升级版”战略。旅游转型步伐加快,多元化旅游格局正在形成。“天门狐仙”、“魅力湘西”等一批高端文化品牌赋予张家界旅游新的内涵。碧桂园凤凰、禾田居、华天城等高端酒店群、武陵源特色街区、杨家界索道等重大项目相继实施或建成。全市景点接待旅游人数、过夜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5050万人次、2225万人次和339亿元,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6%、19%和22%。
发展新型工业,一直是张家界的梦想。尤其是2013年市委六届五次全会之后,张家界大力实施工业产业提质升级“135”行动计划,力促工业经济加快建设、良性发展,工业基础不断加强,市经济开发区展现出工业新城风貌,入园企业达到88家,慈利、桑植工业园跻身省级工业集中区。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1%。工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市纳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亿元,同比增长36.2%。今年1-5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排全省第9位,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
“这几年的发展还要得益市委、市政府的好政策。”张家界丛林山鸡场的王云芳告诉记者,现在的养殖面积700亩,养殖土鸡、乌鸡14万只,平均每天产蛋一万枚。2013年,张家界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升级“523”行动计划,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全市粮油、畜牧、水果、烟叶、茶叶等传统产业得到大幅调整,中药材、油茶、花卉苗木、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很多像王云芳一样的养殖企业快速发展,创建了“新合”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园等十大现代农业生产基地。2015年销售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1%。新发展标准化农产品基地30万亩、农民合作组织1020个,全市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22家。
2011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双轮驱动”,推动现代服务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11.2%。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旅游地产、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信息产业稳步发展,全市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64.6%。“宽带中国”专项行动继续实施,“数字张家界”建设加快推进,4G网络信号已覆盖全市大部分地区。
这五年是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五年。
如果要问张家界这几年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答案不约而同,一定是这座城市环境、面貌和品质的华丽转身。
“如今的城市变化的很快,差点不认识路了。”从外地务工回来的张伟告诉记者。“高大上”项目领舞,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不断夯实,争分夺秒的发展速度与催人奋进的跨越激情,让行走在街头巷尾的市民信心满怀。
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际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掀起了城市建设的热潮,一批批城建项目加速建设,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据统计,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比2010年提高8.6个百分点。城市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五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5亿元,以“提质澧水两带,打造新城两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城市道路49公里、桥梁4座、小街小巷179条,配套完善地下管网217.2公里,新建城市防洪堤18公里,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2.96平方公里,城市(县城)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45%、82.3%、100%和 82%,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绿化、美化、亮化建设不断推进,改造提升城市绿地178.27万平方米,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5%,彰显土家建筑特色的城市风貌逐步显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扶贫攻坚“四基工程”强力推进,实施农村“通达”和“通畅”工程1507公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全部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区县、乡村公路骨干网络全面形成,水利设施建设日益加强,整修各类排灌沟渠985公里,除险加固中小型水库177座,农业机械化加速推进,扶贫攻坚和新农村示范村创建显现实效。
这五年是社会民生明显改善的五年。
过去的5年,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的5年。
“现在的医保、社保搞得很好,我们老百姓很满意。”大桥社区的龙维国向记者介绍,以前生病了不敢去医院都是自己买药,现在身体有点什么不舒服的,去医院检查有医保可以报销,大家都很满意。六届市委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1.5%,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比由2010年的3.46缩小为2015年的2.81。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分别达到100%、98%、96%、100%、99.44%,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实现应保尽保。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25379套,改造棚户区16120户、农村危房39108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率达到94.8%,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较高水平。全市教育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张家界航院、市一中、市技校、旅职实施整体搬迁,中小学校D级危房全面消除,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2%。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扩建任务全面完成,参合农民乡镇住院费用全报销制度在全市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全面免费开放,全市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十二五”以来全市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0.3人以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指数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左右。社会综治和维稳扎实有效,安全生产走势平稳,荣获“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管理优秀地市”。
这五年是生态文明不断加强的五年。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是张家界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
六届市委以来,全市上下积极推进生态市创建、绿色张家界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重要水源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领先。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9.7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控断面优良率达到100%,饮用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空气优良率达到74.2%,节能减排指标全面完成,武陵源区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迈开大步,实施了环保重大事故“一票否决制”、生态危害“问责制”,把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政绩考核体系。城镇农村污水垃圾处理 “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在全省率先推行农村垃圾治理和全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试点,建成国家级、省级生态示范村镇300多个。全市跻身全国首批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行列。
五年拼搏,五年奋进。五年来,发展思路的不断完善加快了张家界阔步前进的步伐。。展望未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一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族人民在不断完善的发展思路中,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站在高起点,瞄准大目标,攻坚克难、奋力赶超,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记者 腾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