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澧兰

父母教 须敬听

2021-12-24 18:36:57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刘旭刚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曾子曾经这样评说过“孝”的三层境界: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奉养。意思是孝敬父母的最高境界是尊敬父母,其次是不侮辱父母,再次是奉养父母。也就是说,奉养父母是“孝”的最低要求,而打心底里尊敬父母才是“孝”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代谱写“孝”的新篇章。

    孝,要从最低要求做起,奉养好自己的父母。该分担赡养费的,一定要合理承担,不能借口日子不富裕不管父母的生活。该照顾父母的,一定要经常看望、伺候父母,保证年迈的父母衣食无忧,床边有亲人。

    孝,要从基本要求做起,不能总让自己的父母生气。儿女应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绝对禁止谩骂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的行为发生。否则,就是丧失人性,被人唾弃,定会受到道德的审判和法律的制裁。

    孝,要从最高境界做起,让父母永远开心快乐。对父母要尊敬,多从精神关怀上尽孝,尽量不让父母操心,少让父母忧虑,主动分担父母的压力,想方设法让父母笑口常开,把“笑”变为“孝”。

    一个“孝”字写尽了天下儿女对父母孝养、孝敬的真挚感情,写出了对社会上所有老人的关爱与帮助,一个“爱”字道出了千万父母对儿女的真挚感情,也道尽了千万儿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真心回报。

    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并分为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其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其中“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针对如何尊敬父母所提出的更为具体的要求,父母教育孩子,孩子要恭敬地听从;父母责骂孩子,孩子要顺从地承受。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有些子女对父母的良苦用心不理解,对父母的谆谆教导不以为然,从而导致对父母的不尊重、不孝敬。

    人在少年时期,意识朦胧,思想尚不成熟,对父母的教导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有些道理听不进去,可能做出与父母意愿相违背的事,不能完全做到“敬听”“顺从”。

    人在青年时期,由于青春期存在逆反心理,对父母的教导不容易听进去。有的甚至产生抗拒,一说就烦,一管就急,顶撞父母或是不愿意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敬听”“顺从”也就无从谈起。

    人到中年以后,见多识广,思想相对成熟,社会经验丰富,对父母的教导不以为然。有的还认为父母思想陈旧,观念落后,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过去的那一套不管用了,常常用“别唠叨了”“别啰嗦了”“少管闲事”等言语,取代“敬听”和“顺从”。

    由此可见,能不能做到孝敬父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经受着不同的考验。人们无论遇到多少难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还是需要努力做好。因为孝敬父母天经地义,其他理由全是借口。

    孝敬父母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情感上、心灵上、人格上对父母的一种关爱、慰藉和尊重,这是儒家文化更为看重的。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耐心倾听父母的教导。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有出息,品学兼有、德才兼备,有事业心,有责任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奋努力,生活幸福,前途美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于是,父母对子女标准高、要求严,从小到大,在日常生活中会想到哪说到哪、看到哪说到哪,教育孩子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可以说父母是孩子学会为人处世最好的老师、是最忠实的“监督员”“批评者”。作为儿女的要理解父母的好意,善于耐心倾听,让自己的父母把话说完,正确的说教就要接受,所提批评意见要认真加以改正。不能把父母的话当成耳旁风,把父母的教导看作瞎操心、多管闲事,不予理睬,我行我素,让父母心情郁闷、着急上火,这样的不孝行为应该避免。

    要理性顺从父母的教导。有一句老话说得好,顺者为孝。“顺”就是要不顶撞父母、不违背父母的意愿、不强加给父母各种压力,只要父母说得对,或者虽然说的不对,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就要顺着父母来,不要让父母着急生气。有个典故很耐人寻味。很久以前,有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虽然她贤慧勤劳,但是公公婆婆总是看她不顺眼,不满意她的所作所为。一年冬天,婆婆突然要这个儿媳妇给她做笋汤喝,儿媳妇一边答应着一边就给婆婆做,一会儿工夫就做好了,并送到了饭桌上。当别人问现在是寒冬腊月,哪来的嫩笋时,她说:“我先答应着,以恭敬顺从来让老人家高兴,确实没有地方能找到嫩笋,这是我很早以前就储藏好的笋。”后来,婆婆知道了这一情况,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于是就改变态度,婆媳关系越来越好,一家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个故事很感人,如果子女都能像这位媳妇那样懂得顺应的话,天下的父母都会很高兴。

    要正确面对父母的教导。每个人的父母,由于受教育程度、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在教育子女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循循善诱、教子有方,深受儿女的欢迎;有的简单粗暴,蛮横无理,让儿女无法接受。人对亲生父母无法选择,只能面对现实,当遇到后者时,不能“愚敬”,只能“智敬”,最终达到“孝敬”。当父母说的不对,做的不妥,特别是面临风险和可能带来的伤害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劝说,讲清道理,说明危害,使父母转变观念,端正认识,纠正错误,避免造成不良后果。虽经苦口婆心的劝说,父母就是不听,儿女应借助亲戚朋友的外力,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或通过司法手段制止危害的发生。儿女这样做,尽管没有“敬听”“顺从”,但这是对父母更好的孝。

    尽管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不但没有丢失,没有被抛弃,反而在中华大地上深深扎根,代代相传,流淌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中。“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而家风建设的根本就在于尽孝道。尽孝道,既是家风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每个子女尽孝道必须遵循的原则。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