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澧兰

板栗山

2022-03-28 09:39:55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张建湘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早春时节,山坡上诸多的板栗树似乎还在养精蓄锐,粗壮的树干呈黑褐色,暂将生命的律动藏在粗硬的树皮之下,那些分枝细干,在早春的微风里轻轻晃动,似乎嗅到了春的气息,开始了生命的萌动。已带暖意的阳光洒满山坡,在大幅度高出地平线之上的山坡上,这些板栗树如浓淡深浅不同的笔墨绘出的工笔画,风格苍劲朴实,形成了板栗山的主格调。

    这是我第二次上板栗山。早春的阳光与板栗山的风一样,洁净清新,蕴藏着生命回归的无限生机。从山脚下往山坡上行走,每一步都能感受到大地厚重而葱茏的呼吸。这山坡,这深壑,这壁立于整个山坡对面的百丈峡,以及鸟鸣声与流水声,分明都是亘古便生息于斯,却偏偏让人觉得这一切似乎刚刚才从天空与大地上诞生,这么鲜美,这么清新,如初春的阳光与山林里的晨雾,你完全可以把握与收纳进心胸。此次进山的天气很好,从山脚下开始,整条上山的路上,全程可以观赏与板栗山对峙的百丈峡风光。百丈峡的雄奇巍峨似乎就是为了衬托板栗山的古朴厚重,以及一如既往的原生态山村标本。是的,这就是一个原生态的山村,尽管山上的居民不多了,早年的武陵源旅游开发,以及近年来的乡村经济建设,大量的山民搬到山下去居住了,但仍有很多村民故土难离,坚守着祖祖辈辈繁延生息过的这片土地,像守着母亲的子宫与胎盘,舍不得割断那根与列祖列宗联结在一起的脐带。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坚守,才得以让板栗山以她独特的形象存在于武陵源的崇山峻岭中。

    板栗山位于武陵源百丈峡景区一侧上方。千百年来便是山民的居住地。据说,板栗山原名板凳山。传说在古代旧时,有向王天子部落与官兵在山坡下的百丈峡开战,居住于高坡上的山民在坡上观战。战时一长,山民们难得站,就从家里搬来板凳坐着观战。金戈铁马,烽火狼烟,这战事似乎是胶着了一段时间,村民们懒得将板凳搬来搬去,遂将凳子留在山坡上,第二天接着坐在坡上观战。一来二去的,临百丈峡这边的山坡上,落满了板凳。这可不是谁杜撰的,因为有民间学者曾建议将板栗山更名为“观战山”。可能是“观战山”的名字有点差强人意,毕竟历史长河中太平盛世才是人们的祈愿,谁也不希望总有“战”可观,倒不如“板凳山”这么柴火油盐的来得日常。一个地方,无论大小,有历史,有传说故事,这地方便显得有了底气,有了分量,有了不一般的气韵。也许是时过境迁,也许是山坡上长了诸多的板栗树,板凳山遂叫成了板栗山。这倒也名符其实了。

    上次来板栗山是个雨后初晴的日子,站在山坡上远眺,周围的山林与对面的百丈峡,云蒸霞蔚,白云飞度,悬崖峭壁如云海中的岛屿,时隐时现,宛如仙境。近身处山泉流淌,湿雾濡衣,野花吐芳,让人顿觉心境开阔,旷朗无尘。居住在山下城里的居民习惯于每年的阳春三月上板栗山采野蒿,做蒿叶粑粑。女人们,男人们,还有老婆婆带着孙子们,一伙一伙地上板栗山。早上去,晚上下山,背篓里背着刚做好的散发着蒿叶清香的蒿子粑粑,有的还边走边吃,过日子的味道在山坡上随风飘荡。本来,蒿叶粑粑哪里都可以做,但山下的人习惯了在春社日前后这段时间上板栗山,就是想在山坡野地里亲手采蒿菜,再到山上居民家里煮糯米饭,借村民的器具打成粑粑。想要的就是那种气氛,这也是一种文化坚守吧。

    板栗山的板栗树多,树龄老少不一。有的躯干苍劲瘦硬,一副阅历深厚的模样,有的新枝初发,生机勃勃,自带前程无量的英气。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冬天落叶,与大自然一道欣然轮回。这一棵棵的板栗树,山风吹过,春雨淋过,阳光抚摸过,鸟儿在上面筑巢,不知名的野花种子随风飘落在树上,板栗树就给花儿们一个家,让美丽的野花野草有个安身之处。这板栗树像极了大地,像极了它们生长的板栗山,一切的一切,都在遵循着自然法则。早春的阳光下,我看到一位老者立在一棵老板栗树下,恍惚一眼,我以为是一棵半截老树桩。他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这个山下来的闯入者。我主动上前与老者搭话,老者告诉我,他今年九十三岁了,一生都生活在板栗山,就像他身旁那棵老板栗树,一旦将根扎进这块地土上,生命自始至终都没挪动过了。我想象着老者的双足就是深入泥土的树根,他的身体像一棵树,长长的岁月里原地不动地承接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也经历着所有的雪雨风霜。他身板挺直,步态稳健。他所站之处在一个小陡坡上,看他要动身,我想上去扶他一把,却见他稳当地上坡下坡,顺溜地转身离开,往自己家里走去。小土路的前方有两只狗子蹲在那里等着他。狗子的身后是老者居住的木板屋。我久久地望着老者的背影、狗子,以及黑褐色的木板屋,像品读一幅画。

    是的,能赋予土地灵魂的永远是人。板栗山也不例外。早春的阳光下,山坡上大片的田垅里有一群人在劳作,他们砍伐着灌木、荆棘、茅草,将杂乱无章的植物堆放在田垅里烧掉,将草木灰留在田垅里,是最好的肥料。田垅里飘动着灰白的烟雾,灌木燃烧时散发出的微香、微甜的气息随风在板栗山飘摇。这便是人间烟火。这片田垅正处于板栗山的黄金地段,面向东方的向阳坡,有一百余亩,本已荒废多年,灌木杂草丛生。山下村子里有一个名叫邓克云的土家男儿,不忍大片土地被灌木杂草占据,要在这高山坡上种粮食。民以食为天,特别是对一个土生土长的武陵源人来说,土地与粮食是生命中不变的重要主题。越过祖父与父亲那背负青天躬身劳作的背影,邓克云看到了大地上金光璀璨的稻谷——他要在板栗山种植高山旱稻!他的这个想法,得到了国家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相关企业的高山旱稻种植技术指导,地方政府也大力支持。正值早春季节,这个要在板栗山种植高山旱稻的土家汉子,从早到晚忙碌于田垅里,满脑子都全是金灿灿的稻谷。他的祖父与父亲都只能在山下极为有限的水田里种稻谷,如今他却要将稻谷种上高山坡:他要将板栗山变成真正意义上的金山,要赋予古老寂静的板栗山全新的意义。

    此刻,早春的板栗山上那大片的田垅里,弯腰耕作的身影、袅袅的轻烟,以及远处林下与近处田垅旁散落的农舍、飞过天空的鸟影,将板栗山定格成了一幅空灵而静谧的国画。我相信,到了秋天,这里必将铺满金色的稻谷——那是一位土家男儿的梦想,也将是这块古老的大地上色彩浓艳的板栗山之梦。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