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新闻网11月13日讯(通讯员 陈嘉康)“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近年来,刘家坪白族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把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动志愿服务特色化、爱心活动制度化,载体培育品牌化,让“红石榴籽”文明实践品牌架起党群之间的“连心桥”,最大程度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使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打造了文明实践的刘家坪样板。
“花大姐”为各族群众提供再就业平台
“先制作纸样,在纸上画出鞋底和鞋面的形状,剪下来;按照纸样,分别裁剪鞋底和鞋面,包括表布、里布和橡胶内衬,其中表布面积比里布稍大,内衬面积比里布稍小,再粘合鞋底,这样一双精美的布鞋就制作好了!”在花大姐小木屋外,新阶联负责人尚花群正在分享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巧,旁边大妈们交流热烈,纷纷分享自己的心得。据悉,这是培育文明实践品牌以来,引进的一家民族手工艺品纺织小木屋,不仅可以解决各族群众家门口就业问题,更是通过这些非遗小物品来宣传推介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实现文明实践服务“全年龄段”覆盖,把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在群众心坎上。
美丽屋场话民情 理论宣讲零距离
“今天咱们讲什么是铁腕治旅,张家界为什么这么重视打击旅游市场乱象?......”在刘家坪白族乡犀牛村,理论宣讲志愿者谷爱军正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的问题给大家讲解政策理论,群众在家中围坐一圈,听得聚精会神,不时传来一阵阵热烈的讨论声和爽朗的笑声。为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连日来,刘家坪白族乡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及支村两委组成“乡村夜话”宣讲小分队,走进群众中间,以接地气的语言、讲故事的方式,零距离、面对面为群众宣讲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程、党的二十大的重要历史意义、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党的惠民政策等。犀牛村村民章春梅对“乡村夜话”赞不绝口,“这几年,借着乡村振兴的好政策,我们村变化巨大,路通了,水清了,美丽屋场一个接着一个修起来了,实实在在看到了党给我们的好政策!”,只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生活就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据了解,刘家坪“红石榴籽”新文明实践所积极打造“乡村夜话”理论宣讲品牌,开展各类微宣讲服务20余场次,覆盖群众700余人次,让党的声音在传播中生动起来,让党的政策在服务中落地落实,真正把党的声音吹入百姓“心田”,助力推动新时代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展现新气象、体现新作为。
“逢集说事”送法下乡 移风易俗扬美德
“您和邻居的界址纠纷村里面处理过没有?要是处理不下来,下周我和村干部再一起去您家看看了解情况。”活动现场,刘家坪白族乡送法下乡志愿服务队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现场解答来访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对事实清楚、符合法规的诉求,能当面答复的,当场给予答复;对事实不清或有争议的诉求,不能及时答复的,认真做好记录,向当事人提出办理意见、落实办理部门,给予满意答复;对不符合事实和有关规定的诉求,或者是按照政策无法解决的,耐心向来访群众讲解《信访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群众的误解,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据悉,“逢集说事”送法下乡开展以来,邻里之间矛盾纠纷率显著下降,同时,把“德”与“治”深度融合起来,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深化村民自我治理,强化道德引领,进一步提高群众比、学、赶、帮、超的文明思想意识,引导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