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张家界新闻

南方有冲,古道有茶

2019-04-25 19:06:46  来源:掌上张家界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文/易善任 图/易善任 胡卫衡

    牧羊冲名,因茶之故;牧羊冲美,亦因茶香。

    自古以来,牧羊冲盛产茶,八百岁古茶树在诉说;牧羊冲有古道,十八拐崖壁石磴是传奇;牧羊冲藏古韵,骡马号子、安宿别离传情话。

    摊开地图,在慈利、桑植、石门三县交界之地,找到牧羊冲,那是一个小点,属三合镇管辖。村里土地除了民居、村道、森林、溪流,便是茶。坪里、峪中、岗上,哪里有空地哪里就有茶。

    春末,谷雨前后,时晴时雨,山野通透清新,植被吐芽含绿,生意盎然。

    这时节,好采茶,好踏青,好乡村游。

    4月20日,谷雨,春光明媚,直奔牧羊冲。

    刚进三合地盘,路开始在一垄垄、一丘丘、一湾湾、一岭岭的茶园中蜿蜒,车行其间,嫩黄的茶芽儿养眼,清新的空气中茶香袭人。茶园中,茶农忙采茶。

    至牧羊冲望日台,茶园更盛。春阳渐旺,满山满岭满冲的茶园碧绿青葱上铺着一层嫩黄。

    接过当地人递来的茶篓,兴高采烈冲进那一田未采摘的茶园。这是牧羊冲甑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高中垠、高中雪两兄弟的茶园,专为前来体验采茶乐趣的游人所备。游人可将所采之茶,用高氏古法制茶技艺手工制作出来,游人可全程参与制茶,并将亲手所制之茶带回家。

    游人兴致高昂,跟着茶农学采茶。“将一芽一叶用拇指和食指轻巧一扯。记住,叶下面的茎要短,这样制出的茶才好。”茶农手把手教。

    茶农两手翻飞,左右开弓。初学采茶,笨拙地用一只手去扯,要不用指甲掐,要不叶下茎太长,要不扯烂芽叶。

    茶农采茶,左边采半垄,右边采半垄,半晌走完茶沟,半垄一层嫩黄不见,与未采茶垄“泾渭分明”。初采者,走马观花,一会儿采茶东,一会儿采茶西,一会儿采茶南,一会儿采茶北,一垄茶,采与未采茶垄,少有分别。

    茶垄高约米余,茶农弯腰采茶,往往一上午或一整天都在茶园,很少歇气。初采者,刚弯下腰,没采几分钟,便连声喊“腿疼、腰疼”,忙直起腰休息。

    约摸两个小时,鲜叶装满茶篓。高中垠介绍,4至5公斤鲜叶可制干茶1公斤。

    时值中午,好客农家已备就土家美食,新挖春笋、土家腊肉、现杀土鸡、绿色时蔬、生态好米等,五荦五素,营养搭配均匀。土锅柴火烹制,农家风味,美味可口。

    饭后一杯茶饮,小憩。下午手工制茶。

    来到高氏古法制茶手工作坊,高中垠接过鲜叶,将残叶、杂草挑拣出去,开始第一道工序杀青:灶锅洗净,手洗净,炉火烧旺,用手背探锅内温度,有灼热感,鲜叶下锅,“滋滋”作晌,青烟升腾,两手不停翻炒,5分钟左右,鲜叶萎掉,出锅。

    放在竹制器皿中进行第二道工序揉捻:先将茶叶翻动降温,用双手沿顺时针方向使劲揉,揉捻10分钟左右,茶叶稍成型,已有茶香。

    入锅进行第三道工序翻炒:炉内火初旺,后文火,翻炒10分钟出锅,茶香渐浓。复揉约20分钟,茶叶渐成型,再入锅炒10分钟,满屋弥漫清香。揉30分钟直至沁出细密茶汁,粘手,又入锅炒,锅边渐有白色的茶毛,越炒越多,30分钟后,锅沿竟形成宽约数厘米的白边,细细的,成丝絮状。此时,空气中满溢着浓浓的茶香。(高氏古法手工制茶,揉捻和烘炒需反复多次,最少揉三次炒四次,最多揉五次炒六次。)

    进入第四道工序烘干:炉火渐弱,仅靠锅内热气,炒约30分钟,茶叶渐干,用手轻捻茶叶,脆碎,茶干,出锅。

    第五道工序摊晾:将热茶在竹器中匀薄,直至两个小时完全晾冷后,入袋收藏。

    手工制茶中,净、杀、揉、炒、烘、晾,一个都不能少。炒一锅手工茶,从鲜叶入锅到成品,约需3个小时,到包装,则需5小时。

    “谷雨茶少了明前茶的稚嫩和立夏茶的老道,是一年之中茶之尚品。”高中垠冲泡一杯谷雨新茶后介绍,谷雨茶一芽一叶,芽叶肥硕,色泽青黄嫩绿,嚼之微苦中带清凉;饮之清爽润口回甘。明代《茶疏》中云:“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将自采谷雨新茶如获至宝收好,天色已晚,在村民家休息。漂亮的民居、快速的网络、洁净的床铺、舒适的淋浴、静谧的夜晚……在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推窗见景,空气清新,山峦云卷云舒,茶园美轮美奂。

    吃过丰盛的早餐,开始牧羊冲新一天的行程。

    “到了牧羊冲,茶马古道必须去走走。”向导等在去年刚落成的新村部。村部由原来的小学改建而成,宽敞的院塔建有舞台,门口那条破烂的村道已重新硬化,一直通到观音山下的战马溪。

    茶园中的古道已废,一路鲜少有青石板,但棺材井、猫儿泉、墨砚池、洪家大院、范家大院、安宿别离古驿站、千年古茶树……等一众与古道有关的遗址、遗迹还残存。很可惜的是,几家大院已毁,古驿站依稀能辩,那棵八百岁龙凤香古茶树却已只剩几根枝叶,亟待加强保护。

    这一段弯来绕去的废弃古道就不走了罢,去那一段千百年静卧在观音山上、战马溪边的古道走走吧。

    春末的战马溪峡谷,溪水若奔,气势浩荡。顺沟岸走,沿途几个残存的铁矿已渐被植被覆盖。谷内,绿树繁荫,路旁不时窜出的猪、羊、牛群等,让峡谷生机无限。

    至穿弓背处,找到上山的古道,走不出里地,被杂草掩盖的青石板一段一段生长在绿植中。正行间,前闻水声如雷,转过山坳,上看,一瀑似白练从崖壁倾泻而下,飞珠溅玉,下看,白练直往溪谷掉落,绵延不绝隐在密林深处。从自生石桥上过,胆战心惊。

    继续上溯,沿路枯藤杂树遮天蔽日。正走得口干舌燥,凉风袭来,一汩汩山泉淙淙漫过古道,摘一树叶洗净,卷成漏斗状,舀出泉水,狂饮,清甜冰凉。

    至此地,一直顺山腰横行。前方一向内凹进的高大石壁横亘眼前,宽约米余的水帘从崖顶飘落,将进岩屋的路口挡个正着。路面已成乳石状,千疮百孔。闪进岩屋,速度稍慢,与水帘来个亲密接触。岩屋既深又阔,屋顶一块顽石似张着大嘴的狗头,向着谷底深潭中的犀牛狂吠,此乃古道绝景之一“天狗戏牛”。

    转出大岩屋,复前行,向下长出一条岔道来,这是古道保存最完好的一段 “十八拐”,亦是古道最险峻的地方之一,从崖壁上凿出来的石级长满青苔,细密匀称的凿痕,等高等宽的石级,弯七八拐一直到崖谷。沿途有三处乾隆、道光年间碑刻。拐角溶洞口有 “张家界地貌”缩微景点 “千里相会”或“夫妻岩”, 形似神似。

    向上走可至古驿站遗址,山坡一坪地,长满杂草,只留下规整的垒石墙基、古水井、陶瓷残片。上世纪80年代,驿站还有人住,熬不过独居荒岭,搬下山去了。

    顺路下山,至红旗渠,一水坝耸立,溪水越水坝狂奔,瀑流飞降。站水坝上观,可见观音山壁立千仞上的猿人洞、硝洞,曾有考古人员顺石壁攀爬至洞内,发现数颗垒球般大小的圆石,似人力所为,不知何用。

    沿在石壁上开凿的红旗渠前行,上是陡峭的石壁,下是笔陡的深渊,一路小心翼翼,前方石壁红绸布带密集缠绕,是古道又一绝景“岩菩萨”。据向导介绍,菩萨在高高石壁上一石屋内,站在谷底直观,栩栩如生。此菩萨灵验,十里八乡的人,逢年过节都会前来虔诚祭拜,香火旺盛。

    至此,古道精华已体验。

    “悠悠古道马蹄声声一路追问客何在?莽莽茶乡云雾袅袅千山入怀人不归。”如今,牧羊冲村已是慈利县15条精品旅游路线、12条新农村户外游线路、 5大精品旅游区之一。每天,古道上车水马龙、迎来送往,寂静的古道又喧嚣起来。

    “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茶、古道、甑茶等非遗技艺及厚重的茶文化、茶品牌,在市、县、镇等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牧羊冲打造成茶旅胜地。”村党支部书记黎昌本如此盘算。

    过梯儿磴回望,薄雾在战马溪峡谷肆意奔腾,正流连忘返间,一首醉人歌声飘来:“一条千年的古道,谱写多少传奇。一栋栋吊脚木楼,留下多少回忆……一棵千年茶树,历尽多少风雨……牧羊冲,牧羊冲……”


    (掌上张家界编辑部出品)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