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合作桥乡敬老院——这是我们的幸福家园
永定区合作桥乡敬老院的老人们在锻炼身体。 记者 邵颖 摄
寒冬腊月,又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山区敬老院的老人们过得好吗?1月15日,记者在永定区合作桥乡敬老院采访,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说起年年过春节的感受,个个笑逐颜开,有说不完的心里话。他们夸自己生活在敬老院是五味调和百味香,天天都像在过年。看到这里的老人们其乐融融,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记者内心的疑虑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环境优美,寒冬暖意融融
“天上的神仙府,地上的敬老院。”今年68岁的汤先泉老人是合作桥乡北山村村民,敬老院刚刚建成,他就住了进来,说起对敬老院的评价,他最有发言权。记者在合作桥乡敬老院转了一圈,发现这里不仅干净整洁,还采用了“园林式”的院落设计,前院环境优美,麦冬绿油油地铺满了前坪,月季花盛开在暖阳下;后院是一大块菜地,大蒜、萝卜、白菜等时令蔬菜应有尽有。在院子里,几位精神非常好的老人聚在一起摆弄健身器材。“快过春节了,我们又发了新棉被,躺上去暖烘烘的。”83岁的朱福玉笑呵呵地说,“她没到这里之前,在家里并没有人照顾,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多就是胡乱吃点,肚子不饿就好,熬过一天算一天。”
记者走进该敬老院的活动室,见老人们围着火炉烤火,一起看电视里播放的乡村情景剧,滑稽的情景感染了这些观众,人群里时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在住宿区,记者走进了老人居住的房间,发现这里虽然装修得并不豪华,但是整洁如新,床上厚厚的褥子铺得整整齐齐,每间房都放置了两张床,可以供两个人居住,还带有洗手间,各种设施齐全。老人向佐章说:“我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敬老院就是我们的幸福家园。”
“这几年在敬老院工作,春节基本不能回家,心里很愧疚。”工作人员陈学菊的家,离敬老院不足一公里,但自从她进院后却没有回家住过一晚。“这儿就是我的家。”陈学菊说,她平日里只是抽空闲时间回到家里翻晒过几次发霉衣被。朋友亲戚住得都不远,但她却很少有机会去,就是这样,她与院内入住的老人变得更亲近了,而与亲戚朋友的关系却变得疏远了。
服务周到,饮食搭配得当
“我们今天吃炖猪脚火锅。”66岁的汤爷爷告诉记者,现在在敬老院的生活不错,都是按营养食谱搭配的,有荤有素,对身体很好。遇到节假日或哪位老人生日,还有专门的生日餐。“原来在家里一个人生活也没人照料,煮干了就吃干的,煮稀了就吃稀的,煮糊了只能吃糊的,咸菜拌饭是一顿,辣子蘸盐也是一顿,所以我落下了老胃病。”他说,自从敬老院的工作人员把他接到这里后,不但给他治好了病,让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
敬老院有个叫侯宗海的老人,经常生病卧床不起,身体十分虚弱,敬老院的工作人员陈学菊掏出自己的钱买营养品送给他,并坚持服侍他,直至他恢复健康。王通家老人曾因为想家,要求回老家的亲戚家住一段时间,但回到家后,却因为照料得不好,导致体弱无力,不能行走了,他的亲属见到这种情况,马上将他送回了敬老院。工作人员给他送茶送水、送饭送药,护理了两个多月,他才逐渐恢复了健康。
老人向国顺住进敬老院后,一直卧病不起,生活不能自理。敬老院专门派工作人员为她服务,忙里忙外的,就像亲生儿女一样孝顺他。因为生病,向国顺老人把屎尿拉在床上、地板上,满屋子臭味难闻,连他的老伴看到了都不敢进屋打扫。敬老院院长汤先浴不顾苦累,进去将地板和床上的秽物清洗干净,还在房间里喷洒了空气清新剂。“院长75岁了,他所做的这些,恐怕连自己的儿女都难做到,令我们感动不已啊。”
一位叫张建初的老人告诉记者:“这里就是我的家,能在这里养老,真是太有福气了!”据他说,他们平时的食谱不仅荤素搭配得当,敬老院还经常征求老人的意见,按照老人的需求准备伙食。同时,敬老院的卫生室还准备了感冒药、消食片等基本药品,为住在这里的老人提供“小病不出院,大病有人管”的服务。
“虽然不能常常陪伴自己的父母,但他们其实都是父母,时间长了,我们和老人们更亲了。”工作人员汤敬翠几年来没有请过一天假,就算自己生病了都带病坚持上班,她望着房间里的老人们,心中很有些感触。她觉得,让老人安度晚年不光是老有所养,更要老有所乐。老人在某种程度上很像孩子,希望人们多来看看他们,多陪他们说一些话,即使他们不清楚说了什么,也听不懂你说了什么,他们也会很快乐。(记者 黎小湘 实习生 符俊玲)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