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听说过很多坚守在大山深处的故事,这中间不乏老师、抄表工、水文人等各种职业。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人公同样是坚守在深山中,但不同的是,他从事的职业或许我们从未接触甚至听说过——国家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站监测员。而更令人讶异的是,这份工作,湖南省仅有他一人在做。
张家界新闻网5月24日讯 (通讯员 曾颖 黄岳云 周辉初)深山里,这是全省独一无二的岗位——
国家长防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慈利监测站监测员。30岁,他接过这份工作。在一处远离县城的山峦起伏偏僻地,开始了无怨无悔的监测生涯。
孤独中,这是一个人的执著坚守——
看气温、测水量、报数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5年,监测站就是家,家就在监测站。15年,他从未请过一天假,也无人替岗。
他叫王中建。慈利县林业局一名普通职工。
这是一份全省唯一的工作
汽车在雨雾中盘山而行,能见度很低,道路崎岖,一路只能颠簸前行。
5月14日这天,记者从慈利县城出发,往零阳镇两溪村女儿寨小流域前行。颠簸了半个多小时,行约20里路,绕过一小山坳,山林之中几间小平房隐约可见。
“这就是监测站了。”陪同采访的慈利县林业局办公室副主任陈才祥说道。
放眼望去,四面高山隐隐、树木葱葱,除了监测站,看不到一处民居。
顺着一条水泥小道,记者走进了监测站。说是监测站,其实也是王中建的家。三间房,面积不超过30平,一间卧室、一间客厅,还有一间房放着王中建工作需要的各种工具。
1998 年 9 月,省林业厅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安排,在这里设立了长防林工程监测站。1999 年 4 月监测站开始正式监测。2005 年增加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生态效益监测项目。
不论监测项目如何更替,15年来,监测站始终只有王中建一个人。15 年,除了采购生活用品,其余时间他几乎不下山。
对于公众而言,王中建所从事的职业,是陌生的,但他的工作却与我们息息相关:通过他监测提供的数据对全面掌握长防林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及其环境的影响。
“简单地说,这些数据直接关系着两个工程存在的必要性。”陈才祥向记者解释说。
为何要把监测站设在这么偏远的地方?陈才祥说,监测区流域面积4500亩,境内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树木种类繁多,植被极为丰富,且地广人稀,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少,非常适宜从事林业生态研究。
这是一份单调又辛苦的工作
王中建将自己的工作分为三大类。
一天三次的各种气象因素(并更换记录纸)监测是雷打不动的,不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每天早上8点、下午2点、晚上8点分别观测,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5、10 、15、20 厘米深度的地温,最高地温,最低地温,风向风速,降水量,蒸发量等。
一个月至少一次的水文观测。每月月底下载水文站数据,及时整理各种观测数据,并上传至省林科院生态研究所。
全年不定期的水土流失监测。每场降雨过后,如果有地表径流(未进入土壤沿地表流动的水流)发生,对 24 个径流池进行测量水深和取样,并进行沉淀、过滤、烘干、称重。
“气象监测和水文观测都不算难,最辛苦的工作要数水土流失监测。”王中建说。
24个径流池分布在2.8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每一次监测必须在有效时段内完成。为此,王中建常常要跋山涉水一整天去采集径流池的数据,且按照规定,每个径流池取水样不能少于500ML,所以每次采集结束,王中建至少得负重20斤步行。因山路难行,植被密布,细看就能发现,他的手脚裸露处刮痕密布。
镰刀、塑料瓶、量杯、带柄长刷、深筒雨鞋、泥土以及一个大竹篓,这是他每次上山前需要准备的东西。
“镰刀是必须随身带的,山上没人往来,山草疯长,每次上山,都得用镰刀劈出一条路;塑料瓶和量杯是用来取水样的;带柄长刷是为了清洗径流池;深筒雨鞋一是为了趟水,二是为了防蛇;泥土则是为了在取样结束后堵住径流池里的出水口。”王中建详细地向记者介绍每一件工具的用处。
除此这些工作,王中建还要不定期巡视科研设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即使没有大雨,隔一断时间我也必须去径流池和水文站做清理工作。”王中建说,径流池只要十天半个月不去,一打开上面的水泥盖板,池面就结满了蜘蛛网。
采访当天,一场大雨刚过,记者想让王中建领着去径流池看看,但他一直推托,记者不明就理,直到后来跟着去了才明白,他是好心不希望记者被淋湿。大雨过后,山林上各种植被茎叶上全是雨水,在狭窄的山路中穿行,积水很快就能打湿全身。
离监测站最近的径流池仅百米远,记者往返一趟,衣服就被雨水弄湿了一大片。
对王中建来说,这都已是寻常事。24个径流池,一天下来,王中建从来不指望身上有一处干的地方。
山上本没有现成的路,全靠王中建一个人摸索着的走。久而久之,这本无山路的大山里,因为他经年累月的步行,竟也走出了一条浅浅的路。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