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张家界新闻

张家界:新老师能不能留住?

2013-07-26 09:51:25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曾甲长 杨上上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01.jpg

    支教老师为孩子派发午餐。

        张家界新闻网7月26日讯  (记者 曾甲长 实习生 杨上上)陈生桃老人是永定区合作桥乡高万村的村民,由于常年劳作,老人平时很少有空闲的时间。但今年春季以来,老人喜欢上了一件事——到家门口的高万幼儿园“偷偷”看望在那里上学的小孙子。 

        “老师教得好,他懂事了不少。”谈到自己的乖孙子,老人脸上笑开了花。她告诉记者,儿子和儿媳在深圳打工,把孩子丢给了自己。这两年,为了送孩子上幼儿园操碎了心。 

        从今年春季开学到现在,这个位于永定区合作桥乡的偏僻山村,有了一所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能与城市幼儿园媲美的学校。 

        山里娃,有了新幼儿园 

        “以前要到10多里外的幼儿园上学,最担心路上安全,最怕他在学校干架,现在可好了。”看着外墙刷得五彩缤纷的幼儿园,陈生桃开心地说,她做梦都没想到家门口会有这么好的学校。 

        高万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小山村,300多户村民平常以耕种为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山村到外地打工,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村里,交给年迈的父母管教。几年前,村里曾有过一所民办幼儿园,10多个不同年龄的幼儿挤在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旧房子里,由一位老师负责授课,却因为种种原因办不下去。 

        没有了幼儿园,高万村和附近的北山村、中山村的孩子,只得到离家很远的乡里集镇上的幼儿园上学。 

        2012年下半年,永定区教育局的领导在调研时,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该局决定以高万村为中心,投入40多万元改建一所公办幼儿园。幼儿园很快建好了,陈生桃和乡亲开始数着日子,眼巴巴地盼望着幼儿园及早开学。 

        找老师,成了“政治任务” 

        没想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却摆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山里缺老师! 

        高万村中心小学当时有6个教师,平均年龄超过了50岁,而且全部是男教师。物色幼教老师,成了村里的一件大事。 

        合作桥中心校业务副校长兼幼教专干汤建军经历了找老师的“痛苦历程”。他说,到市内某大专学校招聘老师,大学生们刚开始还有兴趣,可一听到是去偏僻的乡村,没一个报名。大学生不愿意来,村支部书记有点坐不住了,发动全村干部寻找合适的人选。几经打听,发现有位高中毕业生不错,急忙派人上门联系。但一番“谈判”下来,对方“竟然”不同意过来。 

        幼儿园找不到老师的消息开始悄悄地在村里流传开来,原本满心欢喜的村民也焦急起来。“如果没有老师,我们还是慢点送孩子过来吧。”一些家长开始准备让孩子继续在外面“跑路”上学。 

        迟迟招不到老师,学校和村里着急起来,跑到乡政府反映情况。乡里的书记和乡长听了后,立刻停了手中的工作,把各村的支部书记召集起来开会,寻找老师成了一件乡里的“政治任务”。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依然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万一找不到老师,只能推迟一个学期开学!”眼看着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汤建军等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狠了狠心,拨通了永定区教育局的电话。 

        新老师来了,山村沸腾了 

        “能不能以‘支教’的方式帮助高万幼儿园?”在接到乡里的电话后,永定区基教二股股长李胜文试着拨打了几所民办幼儿园园长电话,收到了让人惊喜的反馈:她们愿意派人! 

        这条消息就像冬天里的火把,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希望。 

        支教很快变成了行动。腊月间的乡村飘着雪花,路面结了冰,粮食局幼儿园的杨辉园长,带着十多名教师来到高万村,按照示范级幼儿园的标准对空荡荡的园区进行布置,同时选派了副园长张丛蓉支教。童星幼儿园的黄雪珍园长,则把自己的儿媳妇王晖派了过来...... 

        农村环境很艰苦,支教的老师一开始并不适应。王晖第一天到学校报名,却因为衔接的原因找不到接待老师。到了夜晚,护送她过来的家人走了,看着陌生的宿舍,想着自己5岁的孩子没在自己身边,她苦从心来。 

        “我是心疼婆婆找不到支教老师,自告奋勇地报名的,当时并没有心理准备。”几个月后,王晖聊起当时的经历这样笑着说。支教,张丛蓉也有自己的担心。“下乡支教,我觉得自己有能力,也有这个义务。”张丛蓉说,下决心时考虑最多的是自己三岁的女儿谁来管。当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后,她背着行囊下了乡。 

        新老师的到来,让整个山村沸腾了。 

        在正月十七开学这天,学校一大早就挂起了欢迎标语,村部打出了宣传横幅,就连乡政府也写来了祝福语。 

        为了让老师们有个好的环境,村里派人为她们牵了电脑网线,并听从她们的建议,买了锅炉,建起了食堂,还配备了专门的保育员。 

        听说城里来了老师,学校一下子带来了30多位孩子。新老师的到来使得幼儿园的教学很快走上了正轨。 

        每天清早,新老师都要到校门口迎接孩子的到来。放学时,孩子得排队,老师一个一个地把孩子亲手交到家长的手中。她们用普通话授课,也要求孩子们用普通话交流。她们还制定严密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授课。 

        ......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