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难关需社会合力
7月以来,我市遭遇了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酷热极端天气。气象部门预测,旱情还将持续。截至目前,全市因旱受灾39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45万,全市4个区县75个乡镇普遍受旱,农作物受旱面积33.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2.6%。眼下仍在持续的旱情,令人揪心不已。
“旱魔”肆虐,我市发出了坚决打赢这场抗旱救灾攻坚战的动员令。面对“旱魔”,干部群众心手相牵,全市各地积极投入到抗旱救灾中,力争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灾害发生后,我市将人的生命安全始终摆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千方百计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对饮水困难的乡镇和重点地区,采取打井取水、应急调水、拉水送水、修建应急水源工程等;优先保障无自救能力的空巢老人、五保户、残疾人和留守儿童的饮水安全,做到专人专送……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关怀,增强了战胜旱魔的信心和勇气。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危难关头总是党员冲锋在最前面:以党员为主的永定抗旱服务队深入抗旱第一线,确保抗旱用水需求,确保受灾群众不缺水,慈利县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奔赴一线,维修渠道,检修农机设备、提灌站,帮助农户改种,储备晚秋生产所需种子;武陵源区党员官兵为紧缺户送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受灾群众感受到抗击“旱魔”有了“领头人”和“主心骨”,对战胜“旱魔”吃下了“定心丸”。
同时,受灾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发扬“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精神,抓紧抢收水稻,争取抗旱夺丰收;加强火情防范,不能在旱情基础上“火上浇油”;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红层找水工作,甚至到几公里外的地方背水、挑水、抬水吃,解决饮用水困难……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人民心手相牵,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这场抗击“旱魔”的硬仗。
一次大灾,就是一次“大考”,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我们经历过数次“大考”,并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当前,旱灾仍在持续加重,灾情再次提示我们,灾情过后,切勿忘记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机制上做更加充分的准备,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把可能的自然灾害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才能实现“有大灾而无大害”的目标。(记者 段晓辉)
众志成城战“旱魔”
慈利:“保证每个群众有水喝”
“乪庄干旱了,乡政府安排我给大家送水,你们放心,政府不会不管大家的!”7月31日下午6点,慈利县洞溪乡炭棚村村支书朱治灼照例按时给乪庄村17组的村民们送来了饮用水,这是炭棚给乪庄连续送水的第五天。
在全市普遍遭遇伏旱天气时,没有水源的洞溪乡灾情尤其严重,不仅水稻、玉米、烤烟、辣椒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几近绝收,该乡的乪庄还出现了严重的人畜饮用水困难。
大概从10天前开始,位于山上的乪庄村12至18组就开始发生饮用水困难。这段时间,16组的邹本谷每天起床后只做两件事,一件是到离家较远的地方排队等水挑水,一件是割田里那些还没完全脱水的稻苗喂牛。“长到50多岁,我还从来没挑过水,突然这么一旱,水桶都要临时买。”邹本谷说自家屋旁原本有一口好水井,从没干过,这次的干旱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干旱将这个7口之家的饮用水问题全部压在邹本谷的肩上。家里还养着两头牛三头猪,他暗自担心,“不知道这干旱还要持续多久?”他说他和这里的村民已经完全接受了农作物绝收的事实,但家人的用水问题摆在眼前。眼前16组和17组范围内还有一口老凉水井没有干尽,但是仅剩的筷子眼大小一口活水要供两个组29户村民饮用,不得已,每户每天都要派一名劳动力在此排队等水。
邹本谷说,再旱三天这口老凉水井就要干了,“到那时我们就要翻过一个山岗,走3里路,到那边的山脚里挑水,那是一口死水,也只能坚持几天。”望着对面的山坡,整片整片的山竹已经干枯,邹本谷的眼里流露出很多担忧。
邹本谷的担忧正是洞溪乡政府的担忧。虽然乡政府已经安排炭棚村每天给乪庄送8吨水,但是前往乪庄的恶劣交通条件和洞溪原本就存在的水源不足问题,还是让乡党委书记戴昕儒格外焦急,因为除了乪庄,目前洞溪乡集镇的饮用水问题也迫在眉睫,按照目前每天集中供水两个半小时的进度来看,洞溪水厂的水最多只能再维持5天。她正多方求助,“必须保证洞溪乡的每个群众有水喝”。(记者 宋世秀 通讯员 伍文)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