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双十一
“双十一”的由来正在被人们淡忘,仿佛约定俗成。从2009年至今,短短五个年头,电子商务大鳄生生把一个牵强附会的“光棍节”,打造成热火朝天的网购盛宴,升格为电商业的狂欢节,并迅速波及传统卖场乃至服务业。
10月乃至更早的时候,从备货到宣传再到物流,商家们就在开始为“双十一”备战了,忙乱、痛苦,却也充满期待。消费者的备战则简单许多,他们只需在电脑前“充实”一下购物车,并尝试抑制自己的购物冲动。也有很多品牌试图远离“双十一”的疯狂打折,但困惑与动摇5年来如野草在心中滋长。对商家来说,11月11日,不管你战与不战,市场就在那里,金光灿灿。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商家和消费者都是这场全民狂欢的制造者、参与者。并将它延续下去。
消费百态
临时提价、商品超售、快递变慢递,这大概是所有摩拳擦掌的网购拥趸们最担心的三件事。尽管如此,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会参与其中,躲不开,逃不掉。
经验:先做加法后做减法
年轻妈妈小吴最近忙得不可开交,所有带孩子的空余时间全部用来网购,但只看不买,“当然是等‘双十一’再下单,能省点是点。”她的购物车里,已经装了总价近三千块钱的商品,这些都是她精挑细选的成果,包括纸尿裤、湿纸巾、宝宝的冬衣、自己的鞋、老公的大衣和一台烤箱。“我大致算了一下,如果都能按照商家承诺的那样打折的话,能省差不多一千块,等几天也值了。”她的经验是“先做加法后做减法”,也就是先把满意的商品都收藏起来,然后再从收藏的商品里慢慢挑,确定要买的就放入购物车,等到“双十一”只要付款就行了。“这是为了防止下手太慢,看中的商品被别人秒走。”
担忧:商家先提价再打折
小吴比较担心的一件事是商家临时提价再打折,算来算去跟平时的折扣没什么两样,白忙活一场。“我凌晨起床,披着被子捧着手机把购物车里的商品一个个下单,前后用了一个多小时。”想起去年奋战的情景,小吴依然历历在目,她总共下了十一单,期望值最高的是一双雪地靴,然而“双十一”过去了半个月之后,这双靴子也没有发货,最终商家通知:此款商品超售。“说是可以退钱或者换其他款,可这不就是欺诈吗?为什么我拍时有货,二十天后通知我没货呢?”小吴非常气愤,那家网店自此也被她拉入黑名单。
反思:头脑发热时看紧钱包
与商家超售相对应的,还有消费者“超买”。市民单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双十一”她买了四条裤子、三件毛衣和两件外套,还给孩子买了几身衣服,“当时觉得五折挺便宜的,后来才发现有些浪费。”浪费的原因是四条裤子全都是款式材质差不多的休闲裤,基本上属于同一类型,利用率不高,而给孩子买的衣服基本上都不是应季的,“可能到真能穿的时候我都忘了。”单女士风趣地表示,今年一定要在头脑发热时看紧自己的钱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果没有“双十一”,大部分人的购物清单上都没有这么多东西要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