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我的所爱在海外
中国的“双十一”恰与美国11月万圣节和12月圣诞节期间集中打折促销期有所重合。于是,在这个忙碌而“热血”的11月网购季里,坐在电脑前忙碌下单的网购族们,还有“我的所爱在海外”的海淘一族。
海淘达人于女士最近开始备战,往常买熟的海外购物网站自然是重点“盯守”对象,打折时间要掌握;购物清单已经列好,准备比价;每天都勤刷海淘商品推介微博,关注公布的促销商品;密切关注海淘微信群里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推荐清单,和淘友们唠嗑备战的心得体验。一切——只待下手!已为人母的于女士,除了自己的化妆品、箱包、食品,还要给孩子采购婴幼儿用品,比如玩具、童车、奶粉。这些来自海外的商品,通常比国内便宜约1/3到1/2。随着经验越来越多,眼光越来越准,她也从美国淘放眼到了德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
也有只在特殊时段下手的海淘族。比如,苹果粉丝选择在圣诞节期间苹果美国官网推出限时限量折扣时购买iPad,比国内能节省近千元。
商家百态
带头大哥型
大卖家患“物流恐惧症”
●代表:天猫
提到“双十一”便不能不提天猫。五年前,还是淘宝商城的时代,“双十一”出现了。第一年只有27个品牌参加,销售额为5200万元。而到了2012年第四个“双十一”,销售额达到了不可思议的191亿元,震惊了零售业。据了解,今年天猫“双十一”将有两万商家参加,数量比去年翻倍。
不少商家从7月份就开始为“双十一”备货,行内估计,商家为“双十一”准备的货品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位于广州的卖家、“米娅卡兰”服装负责人表示,有了前两年的经验,今年从容了很多。“如果目标是200万元销售额,就会提前让工厂准备400万元的货物,接下来就是做好当天的客服安排。”
“说实话,其实我们最担心的还是物流。”11月11日近在咫尺,天猫商家A21品牌负责人陈宇文表示了自己的担忧,他无法想象网购人数再增加会是怎样的情况,“跟消费者解释没有用,他们坚持认为是你品牌的问题。”他介绍说,大部分的“爆仓”情况都发生在中转站,“今年所有包裹都走航空件,不走中转站,这样包裹送达时间和质量都会有保证,希望给消费者更好的消费体验。”记者了解到,遇到爆仓时,先拉进仓库的货完全无法发出,因为后来者把仓库全堵死了。一些卖家为了加快发货速度,正和快递公司商量,能否在机场或者车站设点,不进仓库,直接发货。
商家们一个重要准备是备份一台高速打印机。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运营官张勇回忆2010年的“双十一”时提到一个段子,很多商家和仓库的打印机超负荷运转坏掉甚至自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