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乡间,倘若仔细聆听,你会听见各种美妙的声音:风儿细细,沙沙梳过芦林;清露滚滚,哗然泻下荷塘;清晨溪面鱼儿唼喋,晌午陌上水车吱呀,黄昏小桥虫鸣唧唧……
——然而,我以为最好听的,莫过于月光里的田水声。
白天的田野,太过浮躁,诸多杂音充斥于耳,只有到了夜晚月亮出来,蓝宝石一般的夜幕悄然垂下,田水声才渐渐清晰了起来,呈现出它独特而美妙的韵律。
稻花飘香的夜晚,我老爱跟着大人们去田间灌溉。乡间田野的夜色,纯净得一如紫水晶,了无纤尘。“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牛斗之间”,水银般的月光洒在水田,清光闪闪,加之天上的星光、地上的流萤,以及稻尖那一抹蛛网似的柔雾,让人感觉走入了另一个世界。
在田塍夜行,露水会打湿双脚,清清凉凉,花草香也会沾染一身衣裳,白天的疲累,会在不知不觉间云散烟消。此时的田水声,宛若一首古典轻音乐,正舒缓地从稻田间传来。
它的声音一点也不张扬,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儿在拨弄筝弦,又仿佛恋人在梦中的呢喃。田水,来自于天上的雨,来源于地上的河塘,“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有时口渴了,双手捧起水就饮,又甘甜又清凉,略带一丝青草香。
水在稻田流淌,给水稻充分的滋养,“此时无声胜有声”,事实上,仔细聆听,它们是有声音的,只不过声音很幽微。以水为生的水稻,此时正处在发育阶段,对水的需求很旺。夜间灌溉,正好给它们以滋养,以抵御白日的蒸发。
乡间的稻田,在农人的精心照管下,仿佛一个连通器,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多余的田水,会选择一处出口,流向另一片稻田。此时的田水声,不像溪水那样奔流,不像江河那样狂野,更不像山泉那样惜省,而是呈现一种温存,一种静缓,一种旷达。
尤其是在新雨后,皎月横空,田水声显得特别纯净、轻快、悦耳。月亮倒映在田渠,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亮。人走,月儿也走,遇上渠水转弯,月儿也顺着转弯,给人一种神秘、梦幻、恬静之感。
更多的时分,田水声仿佛一支催眠曲,让一切静谧下来,缓缓沉入梦乡。此时,一尾稻花鲤的跳跃,一声秧鸡的咕咕,一只蝼蛄的鸣叫,一个农夫的游走,在夜间,都显得分外清晰。这些天籁,与田水声一起,合成了一支曼妙无比的交响乐,令人如痴如醉。
许多年后,再听田水声,终于悟出它为何如此动听——田水,农业之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其实田水声也是这样,它不疾不徐,至清至柔,预兆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披一身月光走在田野,聆听天籁般的田水声,总会令人自心底处欢欣。
今夜,月光如水,仿佛从千里之外的故乡一路流淌而来。我似乎又听见了儿时的田水声,在轻轻地唤我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