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澧兰

寒露说菊

2023-10-10 10:44:43  来源:张家界日报  作者:晓理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寒露“菊有黄华。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华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意思是说此时菊花正处于盛放期。

    菊花是世界上品种最多的花卉之一,据统计约有三万,几乎遍及全球各地。而我国是菊花的原产地,现有菊科花种多达四千以上,世界各地之菊多是中国菊花的后代或变种。

    菊花,以黄居多,赤橙绿紫墨白金粉青,尽皆有之,近、混、线、晕之色种,难计其数;而其形各异,因株型、朵型、托型、瓣型、顶型俱有若干变化,可谓千姿百态。其与梅、兰、竹,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中华民族对菊之崇尚和喜爱历史久远,宋代就有了一年一度的菊会。据说,赏菊及饮菊花酒为俗起源于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隐士陶渊明,以诗著名,以酒闻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了重阳赏菊之俗。唐代,重阳被正式确定为民间节日。宋京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引而效尤,并漫延到各地。而重阳节与寒露节气十分接近,故两者习俗难分你我。

    菊花的花期在九月,故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她傲寒露而绽放的品性,使其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她盛开于重阳,更有着“长长久久”的美好喻意,于是被当作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在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她是“延寿客”“不老草”,重阳赏菊也就蕴含了尊老敬贤的喻义。而2000年我国发行的1元硬币的图案就是菊花,并沿用至今。这是因为,菊花象征着高洁、坚贞、友谊长存、刚强不屈,反映出我们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品质;菊花迎风斗霜、不屈不挠、从容绽放,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气节的写照。将其篆刻在硬币上,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踔力奋发、笃行不贻的时代强音。

    国人对菊“高看一眼”,不仅在于她的美丽,更看重她所代表的人文精神。菊艳在深秋,迎寒怒放,具有不畏强暴、自强不息、威武不屈的倔强风骨;她开在百花凋零之时,不与群芳争艳,显示出恬淡自处、淡泊低调、不趋炎附势、不随波逐流的高风亮节;她既有出世的超然,又有入世的毅然,也有处世的自然,更有立世的昂然。上得庭堂、下得篱墙,喧闹都市、农家田边、荒山野岭,皆可顽强生长岁岁怒放。这既是其物质本性使然,也有历代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之功。“菊花如端人,独立凌冰霜”“高情守幽贞,大节凛介刚”。菊花本身具有的优良品性,如涓涓细流汇入国人共识的大海,并凝炼为一种精神,升华为一种深厚的民族文化。有诗为证: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这是唐代李商隐笔下的《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元稹这首《菊花》中的后两句,与他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可谓异曲同工;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明代唐寅的《菊花》,仿佛让人看到老园的小路旁已经长出幽幽的花丛,一夜之间清露从天而降落在了花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代郑思肖的《寒菊》,刻画的是菊花不屈不挠的傲骨;“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唐代郑谷的《菊》,赞颂的是其不慕荣华、品格高洁的君子之风;“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骆宾王这首《秋菊》,内容充实,深沉凝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清净闲逸的陶渊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代才女李清照这阕词,是多么地脍炙人口,堪称千古绝唱。

    寒露秋风飒,赏菊正当时。让我们在这美丽的金秋时刻,在欢度国庆的喜悦氛围中,尽情地徜徉于菊的海洋,畅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