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大吉,‘赶年’咯!”从年三十凌晨3点30分开始,来自湖南张家界的土家族小伙子符肖君就一边和家人吃着团年饭,一边等天亮。桌子上,腊肉、香肠、糍粑等土家族传统美食摆得满满当当,一家人欢声笑语不断。
跟汉族人年三十晚上守岁过年的习俗不同,土家族的“年”要比汉族早一天,这叫着“赶年”。符肖君一家的年夜饭是从腊月二十九晚上开始准备的。
“6点过10分,我们家的团年饭吃完了,你们呢?”符肖君拍了张团年饭的照片并配上文字发到了微信朋友圈,此时天空泛起了鱼肚白,鞭炮声不绝于耳。“还有更早的呢,有的人在年三十转钟(即半夜12点)之前就开始吃了。”符肖君笑着说。
在湘鄂渝黔交界的大山深处,有成千上万个土家族家庭和符肖君家一样,赶在大年三十天亮之前过了个“赶年”。在土家人看来,一边吃年饭一边等天亮,寓意着从黑暗到光明、日子越过越好。
据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王家坪镇文化站站长李炎雄介绍,土家人提前“过赶年”由来已久,相传明朝时,因土家族儿女须远离家乡奔赴战场抗击倭敌,族人决定提前一天过年为抗倭官兵送行。渐渐地,“过赶年”的传统便延续了下来。
“赶年”虽“赶”,却并不匆忙,过“赶年”之前的习俗已为过年做了充足的准备。“二十八,打粑粑,二十九,蒸醪酒,到了三十蒸猪头。”在民俗专家、张家界市文化馆馆长覃大军看来,俗语代表的不仅仅是悠久的文化传统,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递。
对在广州工作的土家族人向巍来说,过“赶年”使他在现代生活与传统生活之间找到了“对接点”。
向巍告诉记者,由于工作的原因,前几年春节他是在广州过的。“粤式的盆菜、海鲜虽然色香味俱全,但对于土家族人来说,不做团年饭的准备,总觉得少了点年味。”
今年,向巍早早地回到了位于武陵山深处的张家界桑植县的老家,和家人一起参与到团年饭的准备之中。作为家中屈指可数的“劳动力”,向巍和表哥主动当起了“打糍粑”的“打手”,你一下我一下,木锤上下挥动着。
“小时候没力气,我们就站在旁边看着父亲和叔叔捶糍粑。现在我们长大了,过年打糍粑的锤子也从父亲手里递交到了我这里。”向巍说。
不到10分钟,一颗颗糯米粒在向巍和表哥捶打下变成了热气腾腾的糯米团,母亲用粗糙的双手将发烫的糯米团分成一个个拳头大的小糯米团……
这道靠大家齐心协力做成的传统美食,自然是土家人团年饭桌上的必备菜品。而如今,糍粑、腊肉、香肠这些传统美食,如向巍迈开步子走出大山一样,正借助电商网购的渠道去到了更远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准备“赶年饭”的人和吃“赶年饭”的地点发生了变化,而回家过“赶年”的传统,则被新一辈的土家儿女传承了下来。“改变的是数百万深居大山的土家儿女摆脱贫困、发家致富的命运,不变的是传承已久的习俗和历久弥新的亲情。”向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