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新闻网9月7日讯(黄岳云 高媛 戴晓山 朱勇军) 初秋时节,笔者走进慈利县龙潭河镇,只见笔直的街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绿化树被风吹得沙沙响,草木的清香弥漫在乡村的清晨,让人心旷神怡。从竹峪村一路走来,有序的道路,点缀田野的荷花别有韵味,延伸到千岛龙潭库区,青山腾绿浪,碧水泛鳞波,鱼儿水中戏,数万只白鹤也在享受着自然生态的恩赐。
慈利县龙潭河镇是一个素有“油海粮仓”美称的古老乡镇,五年来,龙潭河镇党委政府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建设“大龙谭、大和谐、大繁荣、大发展”为思路,以“产业兴镇、工业富镇、旅游旺镇、文化强镇、生态美镇”为主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带领全镇人民奋发图强,发展经济、打造生态、提升文化,让这个古老乡镇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让我们感受不一样的龙潭河,不一样的古镇风光。
“现在街道建设搞好哒,还建了一个商业街,俺龙潭河和以前相比,那大不一样了,面积大些了,人口也多些了,咱老百姓也比以前富裕多了。”龙潭社区居民张大爷如是说。 龙潭河镇除享有“粮仓油海”、“鱼米之乡”的美誉外,还有“大理石之乡”之称,前些年,靠开采大理石、生产石米、双飞粉的乡镇企业达70多家,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使得该镇一些村植被破坏、千疮百孔。从2013年开始,该镇走上了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抓好矿山安全生产攻坚克难,坚决不要带“血”的CDP,共整顿关闭矿山25家,彻底扭转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五年来,龙潭河镇利用自身区位优势,着力治理荒地,助力现代农业建设,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全面提升。自乡镇合并以来,党政班子大气力治理抛荒,发展农业,旨在建成“一村一品”有特色,“油海粮仓”有产量的农业产业,建成了500亩优质水稻、400亩玉米高产示范片,建好3000亩优质茶叶基地。
五年来,龙潭河镇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深化巩固生态创建工作成果,共完成危房改造104户,脱贫1170人;投资400万元,建成了集镇自来水厂;争取投资500万,对上型水库、骨干塘除险加固;全镇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和农网改造100%完成,新建节能沼气池191口;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潘坪、长岗、江星、飞马4个村204公顷土地实行平整;全镇共硬化村组道路242.66公里,是全县率先完成村村通的乡镇之一;争取投资200多万元,启动了农村客运站新建工程。
龙潭河镇历史文化悠久,尤以板板灯、还傩愿、打腰鼓、过赶年等土家文化及风俗享誉省内外。该镇由于板板龙灯民俗文化保护得力、群众广泛参与,连续第四次被国家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今年,板板龙灯演艺广场,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在擦亮张家界市唯一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同时,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
五年来,龙潭河镇着力推进“三化建设”,用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全镇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建设的伐明显加快,各项经济指标显著提高。2012年至目前,全镇生产总值达2.7884亿元,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5198元,增长10%,工业产值1.424亿元,年均增长2%,脱贫23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