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区县新闻 > 慈利县

高墙内监管民警的别样“人生”

2019-12-19 09:37:17  来源:掌上张家界客户端  作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本报记者  吴献党  通讯员  郑治明

    他们无法体验打击犯罪的弥漫硝烟,无法体验勇擒歹徒的惊心动魄。  

    可就在这种貌似和谐的气氛下却暗流涌动,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责任重大。他们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既要严格执法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又要高度警惕,杜绝一切隐患漏洞。  

    今天记者带您了解慈利县看守所,带您了解看守所民警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慈利县看守所戒备森严毫不夸张,每一道门都安装了指纹门禁系统,出入要求非常严格。“严禁将手机带入监区”的提示语赫然醒目;收押、提审、会见等每个环节,都有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按照制度办事……  

    前不久,记者走进慈利县看守所进行采访,现场感受了监管民警们的不易与艰辛,记录了他们的故事。  

    累心费神熬心血

    慈利县看守所地处城南路往南半山腰处,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1104平方米。  

    该所现有民警17人,辅警14人,职工1人,担负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部分余刑犯的羁押、管理任务。  

    通过深入采访了解到:累心费神、日行万步、熬心血,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分管收押工作副所长朱治安告诉记者,收押岗是看守所窗口和第一道安全屏障。在不了解看守所的人看来,收押岗无非就是接收、释放在押人员。其实不然,收押岗民警无论是接收、释放、提押、提审、会见在押人员,他们都要紧绷神经,同样对体力要求也很高,他们每天要在值班点和各个监室之间跑上数十趟,提审一名在押人员,从提出来到提审完毕再送回监室,他们要来回走上4趟,几乎每天都要走上万步。  

    对于巡控岗民警来说,“熬夜”是他们最大的痛点!  

    巡控岗辅警张德智说,巡控岗不同于其他岗位,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上岗期间,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都要紧盯监区内的每一个角落,稍有懈怠就可能出现工作闪失。他说,“上岗时平平安安,回家时睡个好觉,是我们巡控岗人员最大的愿望”。  

    记得,2018年的一个寒冬深夜,在押人员于某因不堪思想压力,企图在被子内蒙鼻自杀。  

    张德智在监控室,透过屏幕发现了异常,凭借着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敏锐察觉、精准判断,及时发现了于某企图自杀的险情。  

    采访中张德智说,无论是白昼,还是深夜,在监区,都是同样的警力在运转、在工作。在这里,我们没有白天与黑夜的区分,除了轮休外,我们没有年休假、没有节假日。  

    说起上“夜班”他说:想睡觉不能眯眼、不能打盹的这种感觉,只有我们巡控岗的同志才会有所体会。四个字“非常痛苦”!  

    温情能够融化“坚冰”

    “监管民警的职责不仅是要做好看押工作,更重要的还要做好谈话教育等工作,因为谈话沟通关系到每位在押人员的思想稳定,也关系到监所安全。”  

    在谈到如何做在押人员思想工作时,民警高小红显得有些沉重。  

    她告诉记者,在看守所工作了这么多年,天天和犯罪嫌疑人打交道,社会阴暗面的东西接触了不少,看到那些肆意践踏法律、欺压良善的嫌疑人被羁押到看守所,心中的义愤经常强烈影响着自己的情绪。  

    但是,既然干上监管工作,就必须时刻树立正确心态,从职业的角度加强对每一个在押人员的教育,尤其在改过自新方面鼓励在押人员,努力唤醒他们的心底善念,引导他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高小红说,在看守所工作一定要懂心理学,要善于做思想工作。  

    其目的一方面能解除在押人员的思想包袱,让他们在这里待着安心,教育他们及早认罪,配合办案民警工作,另一方面,能从侧面打听同一监室内其他人的情况,针对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进行管理教育。  

    在押人员唐某,因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处死刑。  

    进入看守所以后,唐某的性格怪异,情绪低落,不服从管教民警,对其他在押人员总是恶言相向,不能相处……  

    发现这一情况后,管教民警朱新权、廖永祥、朱沈龙对唐某进行24小时“无缝隙”安全监护,另一方面多次主动找唐某谈心,谈话中民警发现唐某言语中隐约透露出了轻生念头。  

    如何让他服从管理?如何融化他内心“坚冰”,放弃自杀念头?民警一直在细心揣摩,寻找突破口。  

    一次谈话中民警获悉唐某想念家人,于是民警从情感关怀入手,撕开了口子,多次安排他进行亲人会见。  

    随后,所长于建华、管教朱新权等人还先后多次带上大米、食用油,翻越几十公里的山路专程前往唐某家中进行家访,为其录制亲情视频。

    一段段视频融化了唐某心中的坚冰,他服从了民警的管理。  

    正如所长于建华所说, “法律无情人有情。唐某的转变,是我们严格化、规范化执法的同时,通过人性化管理、教育,用爱心呵护,用真情感化的结果”。  

    高小红说,在慈利县看守所像唐某这样的事例还很多,它只不过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缩影罢了。  

    生死抢救  民警化身 “护工”

    在监所内最不可控的往往是在押人员突发心、脑血管类型疾病,此类病情来势凶猛,起病骤急,如果第一时间处置不当或稍微拖延都会出现生命危险,造成监管安全事故。  

    在押人员杨某,男,50岁,因涉嫌赌博罪于2019年4月25日送入慈利县看守所羁押。  

    现在说起那天晚上,在押人员杨某仍心有余悸!  

    2019年5月17日19时许,杨某突然胸部发闷、呼吸急促、头冒冷汗,随后倒地抽搐。  

    巡控民警闻讯后立即将情况向值班领导报告,并通知驻所医生对杨某进行检查。经医生初步检查,张某疑似突发心脏病,须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抢救。  

    随后,杨某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经抢救治疗杨某脱离生命危险。  

    住院期间,管教民警们轮班昼夜进行监护,杨某出院收监后,立即给看守所领导、管教民警送去了感谢信,表达了感激之情。  

    采访得知,为方便处置在押人员紧急病情,于建华任职所长后多次向上级请示汇报、协调关系,从县中医院聘请了2名驻所医生、2名驻所护士,并在县中医院开设了一间“特殊监控病房”。  

    如今在押人员患小病在所内就能治疗,如果患大病就必须进医院 “特殊监控病房”接受治疗,而陪同去的管教民警就成了护工,不仅要陪同检查,还要负责挂号、拿药,如果在押病人有呕吐、如厕、进食等需求,民警也要上前帮忙。  

    民警高小红说,“无论在押人员就诊、住院时间有多长,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我们看守所的民警都必须事无巨细,有时想一想,这份细心、耐心,对亲人也未必做得到”。  

    正是由于同志们的奉献与付出,感怀了很多在押人员,以至于许多人回归社会后走上了正途。  

    谈到队伍管理,所长于建华介绍:近年来,慈利县看守所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建促队建,以队建促安全,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岗位设置和勤务机制,监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连续6年未发生监管安全事故,工作得到上级肯定。

    采访札记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在慈利公安这支队伍里,监管民警驻守高墙之内,抛洒青春、去腐催新,值得敬佩。  

    短暂的高墙亲历,记者深切感受到了监管民警的艰辛与不易。  

    此次采访之行,也改变了记者对看守所的固有印象,见证了慈利县看守所的监管工作理念,记者为他们在高墙铁网下的这份“坚守”致敬。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