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区县新闻 > 桑植县

洪家关篾匠刘孔明:白族蔑织技艺决不能丢

2022-04-27 15:03:43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谷俊德 佘高才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箩筐、饭篓、背篓、筛子、睡垫……样样精美。

    砍竹、破蔑、织边、圆口、起底……行行精通。

    在洪家关白族乡政府旁,一家蔑活店子的对联引起游客的兴趣。

    1651043098357852.jpg

    临街,蔑活店子弥散着竹子的清香。店面不大,门口放着一捆新竹。店子内的墙上,整齐的挂着各种各样的蔑活,有大背篓,小背篓,系背篓,簸箕、筛子、麻蓝,蔑刷、菜篓、团筛,不仅样式多,且做工精细。看!这个新箩筐,还织有“囍”字图案,瞧!这个睡垫,还编有静美的荷花!一位从常德来的游客看到这些精美的蔑活,赞不绝口。“匡妹,帮我扎一下蔑!”店主高声喊老伴帮助打理。

    店主叫刘孔明,今年60岁,是洪家关白族乡泉峪村民,也是桑植县城周边有名的白族篾匠。

    “一辈子只干一件事,就是织蔑活!”快言快语的刘孔明说。见有人走进他的店子,他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起身张罗生意。一个远方客人买走了墙上挂的小背篓,刘孔明脸上挂着笑意。

    当白族篾匠,带着手艺行走,的确不容易。小时候,刘孔明因家境贫寒,13岁就辍学在家,帮父母捞些工分。有一天,父亲发现儿子对织蔑活极有兴趣,就把叔叔刘大群找来,交代说:“你带孔明当个蔑匠吧,手艺人饿不坏!”带着“饿不坏”的志愿,13岁的刘孔明做起二叔的关门弟子,帮助叔叔学蔑织技艺。他勤奋好学,敢于吃苦,只当两年学徒,叔侄两人走遍了桑植、永顺、鹤峰等山山寨寨,饱尝人间冷暖。很快,15岁的刘孔明出了师。1977年,刘孔明的当上了篾匠,自己跑单干,自己当师傅,带着两个徒弟,织蔑活为生,“师傅比徒弟年级小一大截!”“小小蔑师傅,技艺不输人!”群众都夸奖刘孔明。刘孔明当篾匠,从1981年责任制下户后,以“串乡接活”为生存之道,先后为陈家河、五道水等山区群众编织生产生活用具。2010年,他结束跑单接活的生涯,在洪家关白族乡街道开蔑活店谋生。

    “我当篾匠有三个体会。”刘孔明说。当农村篾匠,做一个坚守传统技艺的匠人,一要耐得住寂寞,整天与竹子打交道,不停地织啊编啊,经受岁月的煎熬,永不放弃。二要勇于担当,敢于吃苦。风里来,雨里往,挑着蔑活满街吆喝,一年只赚个辛苦钱养家糊口。三要传承技艺。篾匠属于手工编织技艺,技艺精湛是自己的事,不叫别人学,传统技艺会毁于一旦。这是当篾匠的伤心事。为此,他常动员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学蔑活技巧,甚至不收学费,可至今依然没有人跟他当徒弟。

    1651043402157582.jpg

    “我是麻雀啄米汤——只糊个嘴!”说起蔑活的生意经,刘孔明有几分不安。因为传统技艺,在农村苦苦坚守,想赚得丰厚的回报,是很难的。他在编织背篓时,不停地咳嗽。他患有多种疾病,虽然有时可以报销一些医药费,可他的身体一直没有好转,一个月要到医院去几次,花费不少钱。为了扩大知名度,拓宽门路,他只好创新营销手段。在年冬腊月,利用农村人办喜事“挑腊肉、糍粑”习俗,开通“挑担子”业务。他织了四担“花箩筐”,配备扁担、喜把出租,喜事人家挑着花边箩筐,装上腊肉、糍粑等礼品,一路豪歌,气派又得体。即推销了产品,又传承了技艺。

    一项技艺,一份艰辛。“白族蔑活技艺,是湖南手工艺技巧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我们这一代手艺人,苦苦支撑,不图名和利,只想让这项技术永久相传!”刘孔明织一个精致玲珑的花背篓,从选竹子破蔑,到圆口添系往往要干上七八天,经过15道编织程序。织蔑活,要根据粗细、高低、长短、大小等需求,灵活掌握编织技巧,技艺才会精益求精。与刘孔明交谈,他三句话不离本行,总担心他的技艺还没有达到最佳水准。这是一个朴质的农村匠人所具备的职业操守。

    夜晚,洪家关街道的灯还亮着。

    刘孔明蔑活店子依然在忙碌。刘孔明说:“再过几天,等疫情完后,上海的刘先生就来取他喜欢的饭篮子!”阳春三月,刘孔明家窗外的油菜花开的香喷喷,我突然想起一句“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的诗句,想送给白族老篾匠刘孔明。(通讯员 谷俊德 佘高才)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