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日报·掌上张家界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向文 通讯员 邱德帅
天刚蒙蒙亮,鸡鸣声此起彼伏,平菇大棚里的照明灯映照着采菇人忙碌的身影。自进驻洋公潭村后,桑植县城管局驻村工作队集中精力筹措资金、选准平菇产业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如今平菇产品上市俏销后,平菇大棚里每一天都重复着这样繁忙采收的场景。
洋公潭村位于桑植县澧源镇城郊结合带,村民过去收入来源主要靠种传统农作物和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去年5月,县城管局精准选派罗军担任洋公潭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一年多来,罗军带领工作队员压实驻村帮扶责任,携手村"两委"群策群力,不仅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还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如今,环境变美了,道路变宽了,产业变强了,群众的口碑也"水涨船高"。
乡村振兴,靠的是村"两委"战斗堡垒作用。罗军和驻村工作队紧紧抓住组织振兴"主心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议定村级发展事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行"明职责、压担子、重实效"的工作导向,持续抓环境整治、抓精神文明、抓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重点,形成了"干实事、谋发展、促振兴"的"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罗军和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深入农户倾听民声,征求党员群众代表意见,邀请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对现有苹果桃和草莓等50余亩水果产业采摘园嫁接剪枝、优化技术、提高产量。同时,结合洋公潭村地理气候特点,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群众意见基础上,将食用菌作为全村致富产业全面推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创办大棚食用菌产业基地,选派村民参加省里举办的乡村振兴技术培训班,力争在2023年村集体经济增收达30万元以上,推动村集体经济产业规模化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在县城管局党组和澧源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罗军和驻村工作队坚持按照村庄"美化、绿化、净化、亮化、硬化"的"五化"标准,对洋公潭村进行了规划调整,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带领村民先后修建多条通村干道,安装路灯108盏,全村亮化率达90%。在省、市水利部门争取145万元防洪泄洪渠项目,解决多年来雨季山洪给村民带来的危害。同时,还争取了专项项目资金,实现水、电、路、通信及网络全覆盖,水泥路面"组组通"。
下一步,罗军和驻村工作队将会同村"两委"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规模、乡村休闲旅游,把洋公潭村建成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力争推动洋公潭村走在全县乡村振兴工作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