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区县新闻 > 桑植县

职教一人 就业一个 脱贫一家

——桑植县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教育扶贫侧记

2018-07-24 10:00:44  来源:  作者:谢德才 黎治国 彭凌云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桑植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年来,桑植县各级各部门在脱贫攻坚战中上下齐心、众志成城,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桑植县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大力实施精准扶持,让广大学生轻松入学;开设专业课程,让学生们一技在身;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毕业即实现就业,初步走出了一条“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有效道路。

      扶持精准,广大学子轻装上阵

      “在我们学校读书,不但书学费不愁,而且三年下来,还能就业挣钱!”来到桑植职校,学校校长戴文胜的这句话令人兴趣盎然。

      在办公室内,交谈便从近年来国家和当地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利好政策慢慢开始。

      “自全县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校充分利用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这一良好机遇,实施精准扶持,免收学费,在校两年期间,可享受国家助学,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还可享受‘雨露计划’扶贫补助金,”

      “部分贫困学生还可享受同心温暖工程助学金,毕业会考语文、数、外三门成绩合计225分以上者且读高考班者可享受杂费全免。据戴文胜介绍,自该项政策执行以来,已累计支出资金200余万元,200多户贫困家庭学生因此受益,学校里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失学,当地没有一户脱贫户因学返贫。

      专业课程,毕业学生一技在身

      走进该校实训大楼一楼,数十名学生正三五成群地围着发动机进行拆装,虽然他们大多稚气未脱,但拆装的动作看起来已经很熟练。

      来自该县官地坪镇的向甄今年17岁,家境并不宽裕的他在得到父母的同意后,选择了车工班。在学校,他早上听老师教授理论知识,下午进行实践操作,一段时间下来,已能熟练地拆装发动机外围了。“学到手艺后,我要回老家自己开汽修店!”谈及未来,向甄信心满满。

      其实在桑植县,像向甄一样家境并不宽裕的家庭比较普遍,像向甄这样想拥有一技之长的青少年也不在少数。如何为这些青少年提供一个掌握技能的平台,桑植职校通过开设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文秘、音乐(学前教育方向)、建筑设备安装等7个重点专业,开办电子商务、电气运行与控制(机器人应用与维修方向)、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数字传媒方向)、航空服务(民航票务服务方向)等4个校企合作专业,实行“双证制”发放,学生毕业可获得国家承认的中专毕业证书以及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让这些青少年在家门口就可以做到“一技在身”。

      凭借一技之长,这些学生毕业后大多拥有了美好的前程。毕业学前教育专业的尚花群,在家乡创办了美吉兴集团幼儿园,当上了园长;2017年毕业的平面设计班学生满佳兵,现在到浙江晶科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习月工资已接近万元。

      在桑植职校,通过专业培训后在社会“吃香”的学生比比皆是。开设的专业深受企业和广大学子喜爱。

      校企合作,学生一毕业即就业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学校近年来一直采取这种‘看单点菜’、对口培养学生的做法,成效非常明显!”说起校企合作,学校分管招生与就业的副书记邓雄不吝赞美之辞。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已经成为该校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目标的一把利器。

      桑植职校首先通过精心选派人员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掌握企业需求人才的数量、知识技能等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其次再选派合适的教师参加企业的培训及实践,从而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及基础操作,为教学提供参考;然后由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最后再由企业提供训练基地,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最终开设课程,从而保证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校企合作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相当困难。”谈及寻求合作企业的种种艰辛,邓雄副书记感受颇深。“中职学校与企业谈合作难度可想而知,因为在企业看来,中职学生的学历首先就是个问题!”据介绍,能和浙江晶科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惠州tcl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大企业合作,是学校多次与企业人事负责人反复沟通的结果。

      在多次的考察交流与反复的调研中,学校方面得知,大企业用人讲求高学历,但在实际用人过程中,多数高学历就业者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操作能力不足且工资要求高等问题。学校以诚恳的态度与企业推心置腹,为广大毕业生争取到了一次次的就业机会。目前,桑植职校共与全国20多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办学协议,在校企合作方面,桑植职校开展得轰轰烈烈。

      桑植职校通过职业教育实现“靠技能脱贫”,为全县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全县教育扶贫的一支奇兵。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