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区县新闻 > 桑植县

桑植县: “非遗保护传承”不遗余力

2016-06-08 20:35:25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张莎 黎治国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张家界新闻网6月8日讯 (记者 张莎 通讯员 黎治国) 6月8日,在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一场以“让非遗文化融入生活”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在桑植民歌广场上演,这是桑植县开展“文化遗产日”宣传系列活动,着力推进非遗传承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桑植县按“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对辖区内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手工艺、表演艺术、文化文物及民俗活动深入摸排,并逐级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建立了保护名录。2012年,桑植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强县”。 据统计,目前,桑植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17类157个,其中有桑植民歌、白族仗鼓舞和桑植跳丧舞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桑植傩戏、花灯舞和白族神游省级非遗项目等7个,市级项目23个、县级项目46个,有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11人、市级传承人40人。有不可移动文物点14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纪念馆2座、库藏文物藏品6700余件。 

    为确保非遗项目得到有力保护和传承, 桑植县坚持政企合力,依托“红色文化、绿色家园”特点,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通过文字记录、数据采集、音像录制等方式对“非遗”进行抢救性保护,积极打造非遗文化乡村和传习基地。整理非遗档案,共编纂文字资料7万册计12万字,照片4923张,音像资料11盒。加强非遗项目管理,建立了桑植民歌芭茅溪、人潮溪保护区,仗鼓舞芙蓉桥保护区,跳丧舞龙潭坪保护区,以及百根冰酒制作技艺、土方榨油项目生产性保护基地。搭建学校教育平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发挥学校在非遗传习中的作用,树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市场着眼、自娃娃抓起”的共识。拓宽宣传渠道,引导全社会支持、参与非遗传承。开展了 “桑植民歌艺术节”、“民歌王选拔”等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和民间艺术家开展讲座,组织开展各类对外文化交流,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技艺展示、产品销售的渠道和平台。同时,针对“非遗”资源的本真性、完整性、核心技艺保存环境的脆弱性、传承个体的单一性,该县以生产性传承的形式,对“非遗”进行保护。目前,竹艺背笼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制作技艺转化为生产力,桑植渔鼓、渔歌已经成为文艺表演、展演的主要形式之一,瑞塔铺镇为“花灯艺术之乡”。

    据了解,开展“文化遗产日”宣传系列活动,旨在充分展示桑植县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成果,宣传和普及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增强文化遗产的法律意识与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当天,还举办了“文物就在我身边”主题的文物摄影作品展和“守望精神家园”非遗保护成果展,组织召开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座谈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演出,开展了《文物保护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等系列活动。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