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区县新闻 > 武陵源

全面“薄改” 武陵源区奏响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进军号

2016-12-05 09:33:27  来源:张家界新闻网  作者:屈泽清  阅读: 张家界日报社微信

    张家界新闻网12月5日讯 (通讯员 屈泽清) 彰显民族特色的教学楼、宽敞舒适的师生食堂、“班班通”全覆盖……时值初冬,踏访武陵源校园,了解“全面薄改”项目,感受到的是一阵阵温暖,感受到的是教育新气象。

    一场风雨一场寒,一次改薄十份暖。近年来,武陵源区将“全面改薄”作为“教育强区”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抓手,自2014年以来,3年投入3063万元,全面推进薄弱学校改造,城乡和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逐步缩小。

    张家界森林公园学校教师周转房.jpg


    自武陵源区教育局“全面薄改”工作台账显示,2014-2016年,全区“全面改薄”项目涉及学校9所,中央改薄项目23个,开工项目23个,开工率100%,竣工项目21个,竣工率91.3%。安排实施设备购置项目11个,已完成项目11个,完成率达100%。近3年来,武陵源区共落实上级薄弱学校改造专项资金3063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9309平方米,新建运动场5个,新建和改造学校食堂7个。共添置远程教学设备262件套、电脑106台、课桌椅772套、学生用床1542张。

    作为张家界市人口最少、面积最小、成立时间最短的区县,虽然在旅游的带动下,区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大量办学条件、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人民群众的要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变化,给武陵源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新挑战。“‘全面薄改’,吹响了武陵源区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进军号!”武陵源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忠义介绍,在推进“全面薄改”过程中,武陵源区上下一盘棋,将办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教育的福祉,作为武陵源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目标。

    武陵源区第一中学校园提质升级.jpg


    在“全面改薄”中,注重强化四项措施为薄改工作提供保障。一是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组员的薄弱学校改造领导小组,统筹全区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定期召开薄改工作联系会议,督促薄改工作进度,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每季度下到现场检查、指导薄改工作。二是制定薄改工作方案,做好任务分工,采取项目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把项目落实到人。做到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小结,对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措施等全方位把关,并把薄改工作与责任人的年度工作捆绑考核,对工作推进迅速的予以表彰,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实行诫勉约谈,且年度不得评优。三是每个为民办实事和薄改项目都做到公开招标,阳光操作,从源头上杜绝“豆腐渣”工程。规定项目包干领导一月至少到项目点检查2次,每季度至少召开工作联系会议1次,做到情况随时把握,问题及早发现,困难及时解决,努力加强事中监管。对已完成的项目工程,严格按照工程验收程序和标准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切实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同时,积极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特别是对薄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内容、招标情况、资金流向、工程进度等情况及时向外界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四是薄改资金安排体现省级统筹,本级财政按项目实际需要足额落实专项配套资金,并按照项目工程进度和审计额度据实、及时支付。

    武陵源区第二中学.JPG


     近3年来,武陵源按“四个一”标准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并优先保证村小和教学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全区140套农村教师周转房计划已全部落实到位,其中天子山小学、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学校、黄家坪小学、区二中、中湖三家峪小学的教师周转房已先后交付入住,并配齐电器和家具。协合乡九年制学校的教师周转房主体完工,明年春季即可投入使用。同时,保证每个农村教师办公室有一台空调,每个教师有一个独立的办公空间、一台办公电脑,农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在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的同时,实施“三项工程”提升师生生活质量。一是实施学校食堂改造工程。近3 年来,全区共新建和改造学校食堂7个,全区各学校食堂改造工作全面完成,每个学校食堂都配备了电蒸饭锅、电磁灶、消毒柜、热水器、不锈钢餐桌等设备,全面完成了“煤改电”和“气改电”工作。二是实施饮水工程。截止到2015年,全区农村学校饮水工程基本完成,所有学校教学楼都配齐了饮水设备,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学校、天子山小学、协合乡中心学校等学校还安装了直饮水设备,寄宿制学校均设置淋浴设施。三是实施厕所旱改水工程。近3年里,完成了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厕所“旱改水”工作,改善了师生如厕条件,学校厕所蹲位数量基本满足需求。

     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2012年成功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县”的基础上,借薄弱学校改造机会,2015年又投入64万元为学校添置远程教学设备262件(套),采购电脑106台。其中,索溪一完小50台,黄家坪小学56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另外,还为军地小学和区二中建起两个高标准的录直播教室。为了强化教育信息技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运用,2016年,又引进了“沃教通”资源平台,方便学生网上学习,教师网上教学,教育局网上巡查,进一步推进“名师课堂”、“名校课堂”、“同步课堂”和“专递课堂”建设,实现了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深度融合,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师队伍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武陵源区采取四种途径补齐薄弱学校师资短板。一是推进区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出台了《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管理和均衡配置的实施意见》(张武教发〔2013〕9号)、《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细则》(张武政办发〔2016〕13号)等文件,鼓励和要求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规定校长每届任期为3年,在同一所学校连任不能超过2届。凡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的教师,必须进行交流。尤其是鼓励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向农村薄弱学校交流。二是建立乡村教师补充机制。通过培养免费师范生、申报特岗教师计划、公开选调和公开招聘等途径为农村学校补充通过招聘教师17名、区外选调教师5名,安置免费师范生2名,接受特岗教师6名,全区共新进教师30名,其中就有12名补充到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极大地充实了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三是实施教师送培计划。按计划对教师实施全员培训,在送培名额和批次上注重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2014年至2016年,全区共送培农村教师214人次。通过国培、省培、区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全体乡村教师如期完成了五年一周期360学时的培训要求。教师综合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四是提高农村教师待遇。落实了武陵山片区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人员津贴。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为乡村工作满30年的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

    在化解城区大班额上,武陵源区积极作为,一是实施学校改扩建工程。索溪一完小教学综合楼主体基本完工,区一中高中综合楼正在加紧施工,将增加城区中小学学位约1900个。二是新建索溪二完小,目前已完成选址,可增加1200个学位。预计到2018年,全区城区大班额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全面薄改”工作涵盖全区所有学校,极大地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为武陵源第三轮督导评估创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刚刚结束的第三轮省教育工作“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中,武陵源区政府教育工作及其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实绩督导评估考核达到优秀等次;武陵源区“教育强县(市、区)”评估验收合格。这是继2007年和2011年,武陵源区第三次在“两项督导评估考核”获省优秀等次。



    返回栏目[责任编辑:张家界新闻网]

举报此信息
进入张家界新闻网微站